“陛下,午膳時辰到了!”
崇禎正準備坐下,將后世博主們科普的古代銀票防偽的東西記錄下來的時候,王承恩上前低聲說了一句。
這一說,崇禎才忽然驚覺肚子是真的餓了,剛起身,手就按到了桌案上的大明日報上,心念突然一動。
“大伴,你一會派人去一趟內(nèi)閣,告訴袁愛卿他們,
蒙蔭和世襲、互市兩道詔書分兩次刊印在大明日報上,而且要間隔一兩天的時間再發(fā),
在第一次大明日報的后面做一個類似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吸引百姓繼續(xù)買報紙,培養(yǎng)百姓們看報紙的習慣!”
“奴婢稍后就去安排!”
“傳膳吧!”
王承恩朝著外面招了招手,十余名太監(jiān)提著精美的食盒進了東暖閣,王承恩親自動手取出食盒內(nèi)的菜品擺到一邊的圓桌上。
蒸鮮魚、土豆燜雞、胡椒醋鮮蝦、絲鵝粉湯……八菜一湯,菜品雖多,但分量極少,剛好夠他吃。
此刻的東暖閣內(nèi),除了候著的王承恩,其余人全部撤到了殿外。
這是崇禎的要求,一群人盯著自己吃飯,吃哪一樣還要人去夾,在他看來不是享受,而是受罪了。
不是沒有人勸諫他,而他就一句話,皇宮那些規(guī)矩可以用在其他人身上,但別用在自己身上,惹火了他,直接廢了這些規(guī)矩和那些部院。
自此就再也沒有誰敢來勸諫他守這個規(guī)矩、那個規(guī)矩了。
吃完午飯,又睡了半個時辰后,崇禎繼續(xù)梳理著匯票的防偽、流通的制度,做個大概就行,剩余的戶部下屬的幾個部院就能補齊了。
一直到太陽偏西了,崇禎才梳理出來的二三十張宣紙放到了一邊。
紙上已經(jīng)寫滿了數(shù)十個問題,諸如認票不認人、既認票也認人、商人之間是否可以直接用匯票交易、存款和貸款手續(xù)費、銀行行長的選拔與培訓(xùn)……
每一個問題,他都自己在腦海中模擬了一遍,并寫出利弊及思考,剩下的就需要戶部的官員來完善了。
正當他準備重新梳理一遍的時候,王承恩靠了過來:“陛下,錦衣衛(wèi)指揮使李若漣求見,看起來似乎出事了?!?/p>
喜歡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