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如果當(dāng)時修了,現(xiàn)在我們絕對沒有這么大的傷亡,也能阻擋沖鋒的明軍!”
“馬后炮,當(dāng)時不是為了給騎兵留出沖鋒的嗎?當(dāng)時推演的時候,你們不是也同意了嗎?”
“你……我怎么知道明軍會有這種射程遠的火器。”
“夠了!”
鷹司信房怒喝了一聲,眼神冰冷和無奈。
當(dāng)初的決定是沒有問題的,沒有修建阻攔墻有兩種考慮。
一是為騎兵留出沖鋒空間,二是害怕明軍用自殺式攻擊推進戰(zhàn)線,然后以這道阻攔墻為屏障據(jù)守。
明軍只要越過壕溝,他們用輕炮攻擊,明軍就是活靶子。
可誰知道明軍竟然會有這種射程極遠、且能抬著沖鋒的兵器。
他現(xiàn)在似乎知道去年大明北討時,建奴三方聯(lián)軍為什么會全軍覆沒了。
這種射程遠的兵器,不說幾千架了,就算是三四百架,配合數(shù)百門的佛朗機炮,再加上拒馬樁、壕溝等配合,騎兵根本就無法沖鋒。
剛剛他可是親眼看到,長達兩米的箭矢能直接將近三里外的炮架給轟塌。
且剛剛壕溝前的箭矢與攻擊炮臺的箭矢還不一樣,帶著三棱刃鐵鏃,所過之處,手臂、胳膊直接都切掉了。
思索過后,鷹司信房冷冷的看著眾人:“本將不想聽你們來總結(jié)的,都說說怎么阻止明軍!”
“將軍,既然壕溝無法阻止,那我們就直接放棄,退守到紅衣大炮所在炮臺,
左右兩邊再用大車、裝有土石的麻袋堆成簡易的城墻,阻止明軍那種遠射程兵器的攻擊。
只要明軍沖近,咱們就和他們近距離拼殺。
如果大炮臺這邊守不住,那就后撤到五里外,避開明軍的紅衣大炮的攻擊,然后騎兵沖鋒!”
“也只能如此了!”
鷹司信房點了點頭,其實現(xiàn)在后撤到五里外是最好的選擇,傷亡最小。
可一旦后撤,那百余門紅衣大炮就徹底的完蛋了。
思索了片刻后,一道道軍令快速的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