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黃道周高聲喊了一聲:“諸位的盤算,本官都已經(jīng)聽見了,都說蒸汽機商船太貴了,可本官要問問諸位,蒸汽機商船真的貴嗎?
這里面除了制造成本,還有研究成本。
試問諸位,如果你們研究出了一樣好東西,你們會無償?shù)慕o周邊人使用嗎?
如風輪取水車和代耕一樣,如果免費開放了,誰都能制造,那研究出來的人還有動力繼續(xù)去研究新的工具嗎?
研究這些東西除了愛好外,更多的是想憑借研究出來的某樣東西一夜暴富,賺來的銀子一部分用于改善生活,更多的則是用于下一項研究。
就如這蒸汽機一樣,一個樣品所需的精鐵都得數(shù)百上千兩白銀,而從研究到商用至少得數(shù)百上千次,更別提還有數(shù)百技藝精湛的工匠夜以繼日的研究,
沒有銀子在手怎么買精鐵?怎么請工匠?
或許你們說這是朝廷的事兒,朝廷有銀子,可朝廷的賦稅每年不過三千萬兩,修橋補路、興修水利、賑災社學、練兵強軍等等,哪一項不需要銀子。
全部指望著朝廷,這蒸汽機百年都不一定能出來,所以陛下才提出了知識產(chǎn)權和專利。
正是因為朝廷的保護,才會有更多的好東西被研究出來,因為這除了名,還有利,本官這么說,你們還覺得貴嗎?
當然了,如果覺得貴,諸位可以等到三十年的專利到期后自行制造?!?/p>
說到這里,黃道周聲音低沉了幾分:“實話實說,諸位都知道制造一艘商船最主要的是木料,至少得耗費兩年的時間來去除木性,
工業(yè)研究院響起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將現(xiàn)有的漕船拆掉一部分用于制造糧船用于漕運,原本儲備的木料用于制造商船出售給諸位,
如此一來,即便是朝廷開始恢復和整合淮安清江造船廠,目前估算一年也只能產(chǎn)出千艘左右的蒸汽機商船,滿足戰(zhàn)船的需求之后,商船和漕船各一半,估摸著只有五百艘,
所以本官再問一次,到底要不要蒸汽機商船,現(xiàn)在可以在本官這里訂購?!?/p>
話音剛落,眾人心中猛地一驚。
但卻是沒有人立刻出聲,幾乎所有商人都在皺著眉頭,眼中滿是糾結和盤算。
黃道周剛剛說的知識產(chǎn)權和研究成本,他們是認可的,但認可并不代表著會無限支持。
他們是商人,商人的本質是唯利是圖,一艘三千六百兩銀子,那得跑多少趟才能賺回來?
朝廷自己的漕船無所謂成本,自己卻是不能不考慮。
可問題是只有五百艘商船對外開放,錯過了就得等一兩年,以商船的速度,別說一兩年了,哪怕是半年都能錯過很多市場份額。
一邊是成本和利潤,一邊是市場份額,左右為難。
另外還有倭寇和荷蘭等海外諸國威脅,雖然大明戰(zhàn)船能威脅諸國,但那需要時間來震懾,在這期間萬一被干沉了,找誰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