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將在奏疏上將這邊的情況寫的清清楚楚,為什么朝廷還要一次性遷移三十萬百姓呢?”
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問的眾將猛地一愣,個個眼中滿是錯愕之色。
三十萬人是他們在這邊商議出來的,洪承疇給朝廷的奏疏是建議遷移三十萬,并不是讓一次性遷移三十萬,這中間的區(qū)別還是很大的。
這也是剛剛朱童蒙為什么會看見洪承疇眼中的疑惑的因素之一了,別說他了,洪承疇也是極其大疑惑。
聽洪承疇這么一問,眾人才后知后覺。
繼而眼中滿是疑惑之色。
原來是朝廷有兜底。
“諸位不要忘記了,我們牛四十萬頭,羊兩百六十萬頭,馬六十萬匹等,牛一年一胎或者三年兩胎,一胎一頭,羊是一年一胎,一胎一到三頭,馬一年一胎,一胎一匹。
三者的雄雌動物比例基本都在一比九左右,因為這是擴大種群或作為肉食儲備的基礎,折算下來就是三百八十七萬的雌性牲口。
按每年一胎一頭算,存活率大概為七成,也就是說明年三月之前,至少有兩百七十萬頭三種牲口長大。
牲口去去掉血、皮、頭、蹄、內(nèi)臟等等,胴體重約五成五,去掉骨頭后,凈肉是四成左右。
成年的牛按一千兩百斤、養(yǎng)算一百斤,馬按一千斤算,如此我們有凈肉八億兩千萬斤,三十萬百姓加十萬西征將士,每人可分兩千斤左右?!?/p>
嘶……
眾人倒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是震驚之色。
這個賬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了他們一跳。
每人每天五斤半肉,還不算上奶制品等等,若不是需要茶葉、粗糧等等進行輔助消化,完全不需要谷物等糧食。
就這么規(guī)格,別說是普通百姓了,大明最精銳的勇士營的軍士都沒有這個待遇,嗯……也不是吃不起,主要是勇士營的吃喝那是相當?shù)闹v究的,葷素藥材等等搭配。
這種天天吃肉的待遇要是傳回嘉峪關境內(nèi),整個關內(nèi)的百姓那都得再次瘋狂起來,別說免費開荒、補償安家費了,就算是沒有,也有無數(shù)百姓愿意前來。
對于一年只能吃幾頓肉、大旱只能勉強有口吃的百姓來說,這才是最大的吸引力。
當然了這是最為極端的做法,草原諸部不可能這么干,要么有絕對把握干掉敵人搶奪敵人的大量牛馬,又或者說能占據(jù)農(nóng)耕民族的大量耕地以及種地的人。
但凡是沒有絕對的把握都不可能這么干,因為牛羊馬群是族群延續(xù)的保證。
但想了想之后又覺得有些不對勁,魏陽再次出聲道:“大將軍,您這賬算的是沒錯,但這是要將朝廷在伊犁河谷的牛羊馬等全部干掉,那之后朝廷怎么辦?”
“什么意思?”
甘肅鎮(zhèn)指揮使崔玉明接過話茬:“大將軍,魏指揮使的意思是這些牲口屬于朝廷的財產(chǎn),被百姓吃了之后就沒有牛羊馬了,朝廷沒有了收入!”
“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就算是這邊的牲口再便宜,這些牲口折算下來至少也值一千五百萬兩白銀,
即便大明境內(nèi)大汗連年,糧價略有上漲,也不過一兩銀子一石左右,至少能買一千五百萬石頭糧食,
就算是路途遙遠要損耗六七成,最多也不過五百萬石就足夠了,能省出千萬兩白銀?!?/p>
“你這個賬倒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