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家丁欺男霸女,臣承認是管教不嚴,是臣之罪。”
王承胤一臉委屈的說后,隨后沉聲道:“但是,勾結(jié)商紳、私加商稅,臣是為了宣府鎮(zhèn)和大明著想!”
此言一出,不僅是崇禎愣住了,連郭之琮和馬洛生都愣住了。
“陛下,宣府額定兵員九萬人,每年本色折色共計一百一十八萬兩白銀,
可自天啟三年以來,朝廷欠餉嚴重,每年發(fā)放的軍餉不足七成,逃卒、叛卒不止,
萬歷四十七年更是發(fā)生了兵變,皆是因為糧餉問題,
臣也是不得已才和城中官紳合作,私自增加部分商稅,目的就是為了填補欠餉的漏洞,
臣可以保證,除了遼東外,宣府的逃卒是最少的。
宣府乃是九鎮(zhèn)之首,防御蒙古漠南諸部,若是宣府不穩(wěn),那漠南諸部很可能就會進犯宣府,到時候后果不堪設(shè)想,
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望陛下體諒臣一片苦心!”
靜、無比的安靜!
大堂內(nèi)的眾人都被王承胤的辯解給驚呆了。
郭之琮被驚的張目結(jié)舌,一臉見鬼的看著王承胤,眼前這人還是平日里和自己爭吵都氣臉紅脖子粗的總兵嗎?
崇禎都被氣樂了:“王承胤,朕見過無恥的人很多,但像你這么無恥的,朕還是第一次見過!”
“你從軍十七年,以大明的俸祿,你告訴朕,你那藏在雞鳴驛地窖中的一百多萬兩白銀是哪里來的?
你是為了宣府鎮(zhèn)的軍士,還是為了自己?你還能再無恥一些嗎?”
“行,朕姑且認為你的出發(fā)點是好的,那朕再問你,親衛(wèi)假扮響馬,劫持過往商隊,殺民冒功,你又該做何解釋?
要不要朕給你將人證帶上來?”
面對崇禎的怒喝,王承胤雖然臉色陰沉,但臉上卻沒有絲毫驚慌之色。
“陛下,臣截殺的都是些為富不仁的商隊,而且大部分都是蒙古的商隊,
反正都是敵人,殺一些既能獲得財物補充軍餉消耗,又能減少稀缺物資流向蒙古,降低他們的實力。
至于大明的那些商隊,臣都調(diào)查過,都是些魚肉鄉(xiāng)里、作威作福的奸商,臣也是替百姓除害?!?/p>
我勒個艸,崇禎是真對王承胤服氣了。
什么叫顛倒黑白、能言善辯、指鹿為馬、恬不知恥……,王承胤就會就已經(jīng)給他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這么說來,朕還要感謝你了?”
“臣不敢,臣一切都是為了大明著想!”
“王承胤,其實上面這些罪名,朕都可以饒恕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