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業(yè)研究院在城外方便農(nóng)田做試驗,火器研究院放城外是害怕爆炸。
天啟王恭廠大爆炸后世有人稱是火藥焚爆,甭管有沒有證據(jù),他都不能冒這個險。
崇禎看向了李邦華:“李愛卿,從軍紀監(jiān)察部調(diào)一人到火器研究院擔任功過司司長,
記住了,不得插手各司的研究,只負責記錄各司和研究人員的功過,結(jié)果交給院長和左右監(jiān)院,內(nèi)閣和朕各一份。”
安排完這些后,崇禎的雙眼在徐光啟、孫元化、畢懋康三人身上來回移動,似乎是在考慮什么,盯得三人有些忐忑不安。
過了好一會兒,崇禎有了決定:“徐光啟,你擔任火器研究院的首任院長,畢懋康擔任左監(jiān)院監(jiān)火銃司司長,孫元化你擔任右監(jiān)院監(jiān)火炮司司長!”
“臣等叩謝陛下天恩!”
對于徐光啟和孫元化的能力他是很放心的,可他看過幾篇文章,每篇文章的標題都是駭人聽聞。
諸如《學貫中西的徐光啟,親手將大明推向了亡國深淵》、《大明王朝最大的隱形漢奸徐光啟》。
大致內(nèi)容是說明朝徐光啟等人搜集歷代天文、地理、醫(yī)藥、制作等等編輯成書,讓傳教士帶回西方。
又偽作各種書籍,托名是西方人寫的。
他也不知道那些貼吧作者是從哪里搞到的證據(jù),言之鑿鑿,但在他看來很反智。
但這事他也不得防。
“另外再成立一個火器學院,也掛在火器研究院下面?!?/p>
徐光啟若有所思道:“陛下,這個火器學院是不是要招一些學生,學習火器的知識?”
“對!”
崇禎看著幾位年紀都挺大的人:“徐愛卿,你們學貫中西,在平日的研究之余,也要將自己所學編輯成書,負責教授火器學院的學生們。
至于招多少人,什么標準,一概由火器研究院決定,但每年必須輸出至少一百人,能做到嗎?”
“臣等領旨!”
徐光啟三人齊齊的跪了下去,他們能聽出來,這不是商量,而是必須要做的了。
就算是崇禎不說,他們也會帶一些弟子,畢竟年紀大了,可不能將自己所學的東西失傳了。
“起來吧,朕還有事情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