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魯王說的對,大明一朝歷經(jīng)十五帝,以藩王位繼承大統(tǒng)的不在少數(shù),一百八十年前,土木堡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臨危稱帝;
一百二十余年前,武宗突然駕崩且沒有留下子嗣,武宗堂弟朱厚熜繼位;
六十年前,世宗駕崩,太子朱載壡也不幸病逝,裕王朱載垕繼位;
這些都是在大明危機(jī)之時,力挽狂瀾,更加說明了藩王的重要性?!?/p>
“益王,你放肆!”
聽著益王的話,崇禎還沒有說話,福王就立刻站了起來,冷冷的盯著益王朱由本。
“藩王為什么會繼承大統(tǒng)?因為皇帝無后,或者太子出事了,你剛剛的那番話是在詛咒陛下和皇子們嗎?
還是說,你在覬覦皇位?”
“你、你……”
益王朱由本臉色巨變,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雖然他是就事論事,但福王的那個邏輯也是沒錯的。
魯王朱壽鋐看著同盟戰(zhàn)線的魯王被指責(zé),立刻辯護(hù)道:“福王,你不要胡攪蠻纏,我們只是就事論事,在說藩王的作用。
而且陛下說了,今日這大殿中可以暢所欲言,你別誅心論!”
說完后,又看著中央的崇禎:“陛下,益王絕無此意,請陛下恕罪!”
崇禎依舊不言不語,仿佛沒有聽見魯王朱壽鋐的話,而益王額頭冷汗直冒。
一時間,整個大殿內(nèi)尷尬無比。
好一會兒之后,崇禎淡淡道:“都說完了?說完了,朕說幾句話!”
“當(dāng)年太祖為什么分封諸王?一是鞏固政權(quán),讓大明江山由朱姓一族統(tǒng)治,即便是內(nèi)斗,那最終也是朱家的天下,肥水不落外人田。
其二,鎮(zhèn)守邊境地帶,九大塞王就是如此,事實上,也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藩王也為大明的安穩(wěn)立下的汗馬功勞;
其三,用藩王的力量壓制百姓和貴族;
其四,太祖當(dāng)年出身貧苦,經(jīng)歷了人間無數(shù)的悲慘,不想讓子嗣再受苦;
太祖的用意是對的,事實上也的確是迅速穩(wěn)固了初建的大明江山。”
“可是,太祖也不是神,眼光依舊有局限性,他沒有想到他的后輩子嗣會如此的放肆和混賬,
更沒有想到后世子孫已經(jīng)成為了大明的負(fù)擔(dān),成為了大明身上的吸血蟲,更是讓大明差點覆滅!”
眾藩王臉色難看之極,皇帝這是在罵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