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票最低面額五十兩白銀,你們有嗎?”
一句話,直接將周邊方圓數(shù)米的爭論聲給壓了下去。
只是短暫的安靜之后,更大的議論聲爆發(fā)了。
“哪里寫著呢?”
“睜大你們的狗眼看看最后面的規(guī)則,等等,每一項都讓他們震撼。
“就是這種紙,只是一上手就知道是匯票專用紙張!”
“對,太特別了,想仿造的第一步都做不到?!?/p>
“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這種防偽手段,每一項都是難上加難!”
“老徐,這匯票上的勿人璧寶通是什么意思?”
“這個就是密押,得你們自己去存銀子的時候,里面的人會告訴你,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這就相當于是把鑰匙!”
“幾位爺,恕我等見識淺薄,這匯票不怕被人偽造嗎?”
談論中的眾商人聽著旁邊伸頭看著匯票的百姓,輕笑了一下:“這張匯票上足足有九種防偽手段,其中我們只知道六項,還有三項朝廷沒有公布,
沒公布的咱們先不說了,就以公布的六項來說,第一是這紙,我們有很多做紙的商人,但討論兩天了都不知道這是什么紙張,更別提技術了,
其次,這上面最難的是中間的微雕印,這么小的一塊地方采用微雕手段雕刻了整篇蘭亭集序,
咱們不說這里面的字有沒有暗號吧,單是刻出來的能有幾人?
你們以為大明日報上刊印著‘凡是學習微雕的必須在三個月內(nèi)在官府登記造冊’是為了什么?
這玩意敢偽造,直接誅九族,從犯都是誅三族,知情不報也都是斬立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