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刻鐘后,火器研究院的議事堂內,崇禎坐在首座上,下手左側坐著袁可立四人,右手坐著徐光啟三人。
崇禎端著茶喝了一口,看向徐光啟:“徐愛卿,你給朕說說,利瑪竇的情況!”
雖然不知道皇帝想干嘛,但徐光啟還是略微沉思了片刻:“陛下請稍等片刻,容臣去取一些東西過來!”
“去吧!”
半炷香的功夫,徐光啟拿著一個卷軸進了議事堂,在眾人的好奇中,將卷軸掛在了一邊的木板上,呈現(xiàn)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幅地圖,赫然是山海輿地圖。
所謂的山海輿地圖,在崇禎眼中就是世界地圖了,畢竟東暖閣還掛著一幅呢。
徐光啟指著地圖:“陛下,利瑪竇是萬歷六年九月十三從意大利出發(fā),沿海路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過馬六甲海峽,然后到了印度果阿,萬歷十年抵達濠鏡,
萬歷十一年九月份到達肇慶府的上清灣,萬歷十三年在上清灣建造了一座天主教教堂,知府王泮還贈予兩塊匾額:仙花寺與西來凈土?!?/p>
“不對吧!”
孫承宗打斷了徐光啟的話,眉頭緊皺道:“徐院長,本閣記得萬歷十一年的時候,大明還是閉關鎖國,不允許外國人進入,更別說傳教了,
利瑪竇是怎么進入大明的?還在大明建造了天主教堂?”
“這、這……”
徐光啟臉色有些尷尬,見皇帝也投來了詢問的神色,只能硬著頭皮道:“陛下,孫閣老所言不假,
以臣的了解是耶穌會神甫賄使督府官員進行疏通的結果,據說是給廣州總兵黃應甲送過一個機械鐘,黃應甲十分喜歡,然后和兩廣總督商議,給了特權,有沒有上報朝廷,臣不太清楚?!?/p>
“原來如此!”
崇禎點了點頭,事情已經過去了五六十年了,當事人估計都已經爛成渣了,想追究都沒辦法。
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利瑪竇,估計徐光啟等人也接觸不到,或晚幾年才能接觸到西學,那樣的話,火器研究院可能也沒有如今的這種規(guī)模了。
“徐愛卿,你繼續(xù)說!”
見皇帝沒準備追究,徐光啟松了口氣,繼續(xù)道:“在肇慶的六年中,利瑪竇翻譯了《葡漢字典》、繪制了中文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圖》、
研制出大明內陸第一座機械自鳴鐘和掛表等,還和臣合譯了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前六卷?!?/p>
聽著徐光啟的話,崇禎很是感嘆。
鐘表已經有,皇宮也有幾座,可大明的人似乎對這個外來物接受能力不強,宮內報時依舊是按照天干地支報時。
廣州、江南等地也有制造鐘表的地方,但因為制作難、價格高,只有富商家中才有,但也大都是擺設。
主要原因還是不統(tǒng)一,你在家中下人說現(xiàn)在下午三點了,到了外面人家又說現(xiàn)在酉時了,腦子還需要換算一會兒,很是不方便。
鐘表和日晷、水鐘的計時方法各有優(yōu)劣,鐘表靠發(fā)條運轉,需要定時上勁,否則就不準,而日晷則是要有太陽,夜間還沒法用,
不是崇禎崇媚洋外,但在他看來,鐘表的便利性遠大于日晷,尤其是行軍打仗等等的,
若是天陰,誤差出現(xiàn)一兩刻鐘就可能改寫一場戰(zhàn)爭的走勢。
感慨過后,崇禎繼續(xù)道:“徐愛卿,你繼續(xù)說說你對意大利的了解!”
喜歡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