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兩刻鐘過去,崇禎才停止了追責。
一次朝會竟多達二十幾人被批,六部九卿中有一半都被降職或被罰俸。
也不知道皇帝是不是有意的,閹黨、東林黨各占了三分之一,其余的齊黨、楚黨等也都被干掉了一些。
“好了,諸位愛卿都說說這事怎么處理?”
過了好一會兒后,崇禎平靜了下來,開始處理善后的事情。
眾大臣大部分都是沉默不語,仿佛事情跟他們沒有關系一樣,這個時候的陜西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少糧少錢還有十數(shù)處民變,以及腐爛的地方官吏。
做的好是應該的,做不好搞不好要丟腦袋的。
哪些大臣在思索,哪些大臣麻木不仁,哪些大臣幸災樂禍,九層平臺之上的崇禎盡收眼底。
眼中殺機一閃而過,等白桿兵進京之時,他要將這朝堂上的大部分朝朝臣殺一批、關一批、換一批。
“陛下!”
過了好一會兒,戶部尚書郭允厚出班:“臣以為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請陛下下一道圣旨,大致內容是勸降民變的難民,只要他們放棄武器,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如若冥頑不靈那就調大軍圍剿,殺無赦;
第二,朝廷派出一位欽差大臣,出任三邊總督,負責陜西賑災工作;
第三,從江南等地調糧,以解陜西缺糧之急。”
“這其中以第一步為最重要,這些民變之人,大多都是被逼無奈之下才反的,但凡有一點吃的,百姓都不會造反的,
這一道圣旨恩威并濟讓他們心生懼怕,隨后的開倉賑糧、調糧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讓民變們放棄抵抗?!?/p>
“不可!”
郭允厚剛說完,武將中就有一人出班怒喝,崇禎掃視了一眼,發(fā)現(xiàn)是成國公朱純臣后,眼中殺意一閃而過。
第一代成國公朱能,靖難第二功臣,朱棣親封,病逝南疆,第二代成國公朱勇在土木堡之變中為保護朱祁鎮(zhèn)而戰(zhàn)死,第三代成國公朱儀參與北京保衛(wèi)戰(zhàn),歷經4朝,被追贈為太師……
成國公一脈傳承至朱純臣這里,已經是十二代了,前十一代都對大明忠心耿耿,盡忠報國,死而后已。
而這第十二位成國公在李自成圍北京城時,朱由檢讓他統(tǒng)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烺,結果這貨竟然打開了朝陽門。
可以說,北京城破,這位成國公要負主要責任。
“陛下,臣以為,郭大人此舉不妥。”
“陜西大旱,數(shù)百萬百姓沒有吃的,即便能開倉,又能有多少糧?誰又能確定大旱明年會不會緩解?
其次,從江南調糧,至少得兩個月的時間,時間上來不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