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我們能夠在更大的海外市場上分一杯羹的入場券?!?/p>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朝廷最終的希望這里,虧的他們還以為是承建官道才是入場券了。
末尾的青年揉了揉太陽穴,低聲道:“爹,我有些想不明白朝廷干嘛不明說,這對百姓來說是一大好事兒呀,百姓們感恩戴德,這么多彎彎繞繞的做什么?”
“你、你……”
老者聞言氣的直哆嗦,但看著其他人的眼神只能強忍著沒有當場發(fā)作,而是看向了老大:“你給你老四說說?!?/p>
聞言,老大沒好氣的瞪了老四一眼:“第一,提升多少合適?朝廷不可能每一個都制定標準吧,定少了工匠們不樂意,定多了商人不樂意。
本來是好事兒,這么一搞惹得一身騷,里外不是人。
其二,有多少商人、多少工匠,監(jiān)察不過來,市場的事兒還是由市場來決定,朝廷最好不要干涉。
其三,蒸汽機商船不夠,沒做好的來申請商船,你給還是不給,做好的卻沒有資格,以后還有誰搞,這就是在篩選。
能和百姓一起發(fā)財?shù)?,朝廷才會選擇成為西非、北美等等地的開拓的商人。
最后,朝廷沒有公布不代表朝廷沒有做,你當巡視組、錦衣衛(wèi)、巡查御史都是干什么的?你沒有做好,等按照查到你的時候你依舊已經(jīng)出局了?!?/p>
“大哥說的對,這事兒是市場的調(diào)節(jié),現(xiàn)在一個縣或者一個府、甚至幾個府都大致是做一個大類的,同樣貨物的商號不止一家。
路引制度是限制百姓們的流動,但不代表著不讓百姓向外走,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尤其說是去務工,沒有那個縣衙敢卡著的。
甚至說,朝廷直接放開路引的禁令范圍,從一百里增加到兩百里,這不是也行嘛。
你家的工錢低了,那我就去另一家唄,這個階段,手藝人最吃香的。
朝廷沒有給出最低工錢和最高工錢,全部由各個商號自己來平衡,最終在朝廷、工匠、商號之間達成一個平衡點。
這算是不是陽謀的陽謀,你能猜到朝廷的想法,不跟進就淘汰,跟進就正中朝廷下懷?!?/p>
“他媽的……累不累……”
老四心中罵了一句,滿臉的無奈之色。
隨即臉色恢復了之前父親選擇大哥為當家人時的淡然,通過今天的分析他完全不是經(jīng)商的料,若是他去經(jīng)商,那他們家的商號估計連半年都堅持不了。
看著老四臉上神色的轉(zhuǎn)變,老者似乎也是猜到了自家小兒子心中所想,輕輕的搖了搖頭,也沒有再責怪,你總不能家里的孩子各個都是人才吧。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老者看向大兒子:“老大,說說你接下來的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