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綸,若是我沒有記錯你應該是萬歷三十八年的進士吧!”
“對!”
傅宗龍點了點頭,眉間閃過道道疑問之色。
他比洪承疇大一歲,比洪承疇早兩科中進士,也就是說他當官的時候,洪承疇還在努力備考呢。
他不知道洪承疇在這個時候問這個事兒做什么。
看著眼前的傅宗龍,洪承疇沉聲道“你中進士之后就授予銅梁知縣,又調(diào)往巴縣,后又在戶部當主事。
天啟元年,遼陽失守你自告奮勇要過去,僅一個多月,就募到五千精兵。
天啟二年,安邦彥造反,包圍了貴陽,若非你上書提出了四點建議,熹宗均采納,那貴州估計就徹底的失控了。
天啟四年,你又巡撫貴州,領兵打敗了起兵造反的安邦彥,天啟六年若非你回去丁憂,以你和孫閣老的師徒關系,陛下登基后的三邊總督應該是你才對。
如今年你又提出了‘耕三余一’的策略,漢中平原大豐收,全國都在效仿,這在大災時期是大功一件,群臣都在上疏陛下獎賞你。
現(xiàn)在你又率軍來玉門關,雖然不是你主導,但吐魯番、衛(wèi)拉特四部和葉爾羌汗國的歸順一定是有你的功勞在。
等西域徹底平定,以你的功勞,過幾年絕對會調(diào)回京城擔任六部尚書、甚至進內(nèi)閣。
畢竟戶部、刑部、吏部三位尚書和幾位閣老年齡都已經(jīng)近七十歲了,需要有人來接班,而你們這種總督且有功績的就是最佳人選了。
若是你向陛下提出了重建玉門關和連接吐魯番防護林的建議,以陛下的誰提出誰就是第一責任人的處世準則,你大概率是要留在這里的負責這件事情的。
可能還是三邊總督,加尚書銜,但與六部尚書、內(nèi)閣大臣相比,孰輕孰重,你得考慮清楚吧!”
說完這話,洪承疇緊緊的盯著傅宗龍,觀察著傅宗龍神色變化。
這一下子,不止是傅宗龍了,眾將神色都凝重了起來。
出來當官的,誰敢捫心自問是沒有私心的?
誰不想官越當越大,最好能成為內(nèi)閣首輔的?
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了。
如今這個選擇剛好出現(xiàn)在了傅宗龍身上。
六部尚書和地方總督誰的職權更高,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了。
六部尚書除了負責專項事務的禮、刑、工三部尚書,其余的戶、兵、吏三部尚書那絕對是大明權力最為巔峰的幾位了。
但遇見皇帝不怎么作為的,內(nèi)閣首輔強勢的,架空了六部,那么六部尚書就成了執(zhí)行角色,諸如嚴嵩、張居正等,且容易遭到司禮監(jiān)的鉗制。
而且最可怕的是容易陷入黨爭之中,在這個位置上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是身不由己。
而地方總督由前期的臨時特設轉(zhuǎn)變成了中后期的常設化,如對抗后金的薊遼總督、西北防務的三邊總督和平定瑤亂與海防的兩廣總督等。
他們的核心權利是節(jié)制數(shù)省軍隊,兼管民政、漕運、鹽政,通常兼都察院銜,可彈劾地方官員。
在地方上,權威常高于中樞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