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不是想著等馬踏建奴后,就可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解甲歸田?”
聽著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兩句話,眾人眼中一亮,隨即就聽見崇禎道:“如果你們有這種想法,那大明離滅亡不遠了?!?/p>
“大明之外有東邊有倭寇、朝鮮,東南還有呂宋,南方還有暹羅、越南,
西邊吐蕃之外還有其他國家,大洋那一邊還有更多的國家,
我們可以不找人家麻煩,但你們能保證人家不找我們麻煩?”
“說了這么多,朕只是想告訴你們,武以尚武,文以養(yǎng)士,文武兼并,方可強國富民,
我們要時刻準備著,當有一天侵略來臨時,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去應(yīng)對。
手中有劍不用,和手中無劍,這是兩回事,這才是朕設(shè)立職業(yè)軍士和講武堂的真正原因所在。”
“朕說的你們現(xiàn)在可能沒有想明白,但朕要告訴你們的是,
認識不到先認可,認可不了先認同,理解的要執(zhí)行,不理解的在執(zhí)行中慢慢理解,
當然,你們可以提出疑問和自己的想法,但在沒有駁倒朕的觀點前,就先執(zhí)行?!?/p>
“陛下圣明!”
英國公張維賢、忠貞侯秦良玉,禁軍都指揮使孫傳庭三人瞬間跪了下去,朝著崇禎行了大禮。
崇禎的這一番話,徹底的奠定了武將的地位,從此刻起,文武并存相平。
武將開心了,可文官臉上卻滿是愁容。
崇禎自然知道文官愁什么,但即便是愁,他也不能改。
一個國家的軍隊沒有了銳氣和虎狼之心,那就是災(zāi)難的開始。
重視武將,但不代表放任武將。
禁軍整頓完加上騰驤四衛(wèi),足足二十五到三十萬人,這是底氣所在。
再加上大明軍紀監(jiān)察部在軍中灌輸思想,以及武科和講武堂的將領(lǐng)選拔,
只要皇帝持正,武將謀逆的事情幾乎可以斷絕了。
隨著崇禎的節(jié)奏,眾人繼續(xù)討論著五年計劃的內(nèi)容。
這場奠定大明未來五年發(fā)展格局的討論,一直持續(xù)到了子時,才因為孫承宗等幾位年齡大了,精力不夠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