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初萌,讀書也能成仙?
靈幻大陸,廣袤無垠,宗門林立,仙凡殊途。
億萬生靈皆渴望拜入仙門,求得長生大道。而衡量一人能否修仙的至高準(zhǔn)則,便是那虛無縹緲卻又真實(shí)存在的——“靈根”。
這一日,青云宗前來云溪村招收弟子。村口空地之上,人頭攢動(dòng),幾乎全村少年都匯聚于此,緊張地望著前方那座閃爍著青光的測靈碑。
一名面容肅穆的青衣修士負(fù)手而立,聲音平淡卻清晰地傳入每個(gè)人耳中:“以手觸碑,心無雜念。碑亮幾芒,便代表爾等擁有幾品靈根。三芒以下,無緣仙道?!?/p>
少年們依次上前。
“王鐵柱,土系靈根,兩芒!不合格!”
“張翠兒,木系靈根,一芒!不合格!”
…
一連十?dāng)?shù)人,竟無一人能使測靈碑亮起三芒以上。青衣修士眉頭微蹙,村民們的情緒也從期待逐漸變?yōu)槭c麻木。
隊(duì)伍末尾,站著一位青布衣衫的少年。他身形略顯單薄,容貌不算出眾,但一雙眼睛卻清澈明亮,透著一種與周圍農(nóng)家少年截然不同的沉靜與睿智。他名叫李觀一。
名字是其逝去的教書先生父親所取,源自《道德經(jīng)》中“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
終于輪到了他。在眾人并不看好的目光中,李觀一深吸一口氣,并未像他人那般急不可待地將手按上去,而是先對著測靈碑微微一揖。
此舉讓那青衣修士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李觀一的手掌輕輕按在冰涼的石碑上。一息,兩息…測靈碑毫無反應(yīng),連最微弱的光芒都未曾亮起。
人群中已傳來低低的嗤笑聲。
“果然,讀書讀傻了吧?”
“我就說,李先生家這小子整天抱著些破書看,能有什么出息…”
青衣修士也微微搖頭,正準(zhǔn)備宣布結(jié)果:“無靈根,不合…”
“格”字還未出口,異變陡生!
測靈碑并非亮起代表五行靈根的任何一種芒光,而是整個(gè)碑體驟然散發(fā)出一種溫潤而純凈的白色光輝!這光芒不刺眼,卻仿佛蘊(yùn)含著某種難以言喻的韻律,讓周遭的嘈雜瞬間安靜下來。
更令人震驚的是,在那白光之中,竟有無數(shù)細(xì)微如蝌蚪般的金色文字虛影緩緩流轉(zhuǎn),細(xì)看之下,竟像是《論語》、《道德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典籍中的微縮篇章!
“這…這是何等異象?”青衣修士滿臉愕然,他主持招收弟子數(shù)十年,從未見過如此情況。此子明明沒有常規(guī)的五行靈根,但這異象卻又分明表示他身具某種極其特殊的“緣法”。
李觀一自己也愣住了,他只覺得掌心接觸石碑的瞬間,腦海中自幼誦讀的那些儒家經(jīng)典、道家典籍、佛門經(jīng)文竟不由自主地自行浮現(xiàn)、共鳴,引動(dòng)了這奇異景象。
青衣修士不敢怠慢,立刻取出一枚傳訊玉符低聲稟報(bào)。
不過片刻,一道悠長的鶴鳴自天際傳來。一位白發(fā)蒼蒼、仙風(fēng)道骨的老者,乘著一只碩大的仙鶴,飄然降臨。眾村民何曾見過這等人物,紛紛屏息跪拜。
老者目光如電,直接落在李觀一和那尚未完全消散的異象上,眼中爆發(fā)出難以置信的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