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昆和思雅在魏彥敏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一個教室里。
這間教室很大,大約有五百平米。
這里一百平米的區(qū)域里,全是適殘疾兒童使用的健身器材。
另外的區(qū)域分為圖書館和學習館,這兩個區(qū)域是用低矮的圍欄分隔開來。
而此時,二十八名孤兒在保育員的帶動下,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們有坐在輪椅上看書的,有使用一只手在拼著模型的,還有癡傻的孩子們在互相說著連自己都聽不懂的話語。
他們或坐或立、或追逐嬉戲。
總而言之,他們在他們自己認同的領(lǐng)域里開發(fā)著自己的智力,揮發(fā)著自己的樂趣。
這種場景,讓石玉昆和思雅都感受到了,這些孩子們單純而快樂的生活。
“嗯,不錯,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孤兒院,祥和而賦有救人濟世,福利為民的道德標準,這個孤兒院辦的真好!”
“嗯!”聽到思雅的夸贊,魏彥敏心情極佳:
“這些孩子都是周邊縣市的。
還有的是從遙遠的外省送過來的。
看到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如今都幸福的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庭里,我們也是十分的欣慰!”
由此,思雅和石玉昆用相機把每個孩子的正面照十分真實地照了下來。
可是,有一個孩子卻讓石玉昆和思雅感到了不同尋常。
這是一個大約十二、三歲的男孩,也許是由于病魔的折磨,他的面色暗黃,身體僵硬。
他坐在輪椅上,單獨地在一個角落里。
他癡傻地始終望著一個地方,似乎外面的世界與他毫無關(guān)系。
看到這個孩子,思雅和石玉昆心中頓生憐憫和疼愛。
思雅還上前輕輕地撫摸了一下男孩的面頰。
不想這一接觸,竟讓這個男孩突然地瑟縮起來,同時空洞的眼神立刻變成了驚恐和無助。
意識到男孩對自已的抵觸和懼怕,思雅馬上收回了自己的手。
魏彥敏看到小男孩異常的表情,她馬上解釋道:
“這個孩子是遺傳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
他是臨縣偏遠窮困山區(qū)的人,是遺傳她母親的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