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點小男子漢的氣魄,不過,到不了晚上,你會哭著求我的!”
說著,這個戴頭盔的人又重新把小柱子用膠帶綁在了床邊。
可是這次綁的很松,小柱子可以隨便晃動著身子,但是卻不能起身行走。
戴頭盔的人這次還用毛巾堵住了小柱子的嘴巴,防止他大聲哭喊。
看到小柱子瞪著自己的那雙充滿了倔強和不甘的眼睛,這個人的心頭頓時感覺到了許多酸楚和心疼。
是啊,小柱子剛才的“爺爺說我長大后就是國家的頂梁柱……”竟是那么的熟悉。
在微瞇雙眸思想放遠(yuǎn)中,他想起來了,這是自己的師父在大西北的邊境生涯中,曾對自己說過的話。
意思和小柱子爺爺說的這些話是大同小異。
遙遠(yuǎn)的記憶又在自己的腦中開啟:
“國標(biāo)啊,你一定要堅定信念。
我們國家現(xiàn)在正是青黃不接之時,所以你們這些棟梁之材一定要恪守不渝,發(fā)奮圖強。
讓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少受些禍亂之苦!”
那親切關(guān)懷的畫面一幕幕地出現(xiàn)在劉啟榮的腦海中,那剛毅深沉的面容,那軍人泰山崩于面前而不變色的氣質(zhì),使劉啟榮瞬間變得情緒低落。
是的,每當(dāng)他想起上無愧于天,下無愧于地,行無愧于心的師父時,他的心就一次次地絞痛著。
正是這份擱不下丟不了的情感交流,使他在痛下殺手時心存了一絲絲善念。
想到自己如今的處境,他慢慢地退到椅子邊坐了下來,并心灰意冷地喃喃道:
“師父,你說的話我時刻銘記在心。
可是自從你離開后便杳無音訊,你知道,我在大西北經(jīng)歷了多少櫛風(fēng)沐雨,備嘗艱辛的時日嗎!
一路走來,我看到了不少人面獸心,敗德辱行的人物。
他們心狠手辣,敗治亂紀(jì),使整個社會世風(fēng)日下,人心叵測。
可這又豈是我一個劉國標(biāo)就能挽回的局面……”
劉啟榮停頓了片刻,他斂了斂低落的心情才繼續(xù)道:
“師父,不要怪國標(biāo)不仁不義的魯莽行事,國標(biāo)也是走頭無路,被逼無奈的。
我再也不想回去過那種飽經(jīng)滄桑和歷經(jīng)磨難的戎馬生涯了。
師父,這一生怕是再難與你相見了。
就是相見,我一定會跪在你面前任你處置的,因為……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