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槍聲突然停止了,石玉昆預感到了事態(tài)的緊迫性,她從口袋里又一次掏出了口哨,吹出了三長三短的哨音。
杜國興和段紅良等人聽到危險信號后,放棄了進入房間追殺四名匪徒的計劃。
杜國興與趕上前來的石玉昆和鄭天惠交流了一下,他們馬上制訂了一個計劃。
他們留下了段紅良和段克明,其它人隨著石玉昆和杜國興他們又急速地返回了一樓大廳。
不一會兒,十三名科研人員在石玉昆、杜國興等人的帶領下形成了一個隊列,最前面是娜仁托婭和高亞倩,后面是彭帥、胡彥賓。
而孫得勝和呂方分別背著郭樹榮和魯瑟夫的尸體,與十三名科技人員走在中間。
他們走出大門,在夜色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向距化工廠一百米的地方挺進著。
當全部人員都安全地上到兩輛面包車上時,杜國興向空中發(fā)射了一枚小型信號彈。
段紅良和段克明一直在平房的外圍,他們憑借著一排石乳石不斷地向平房內(nèi)射擊著。
當看到不遠處空中的小型信號彈時,他們馬上收起槍,飛快地返身遁入了夜色中。
當他們安全登上面包車時,化工廠的方向才傳來了零星的槍擊聲。
他們知道,這是平房內(nèi)的匪徒發(fā)現(xiàn)了已撤走的十三名科研人員和救援小分隊,在最后時刻,用槍聲來展現(xiàn)他們的惱怒和不服。
兩輛面包車加足油門風馳電掣般地向最近的一個小型飛機場馳去。
到達飛機場后,小分隊帶著脫困的人員和郭樹榮、魯瑟夫的尸體登上了一架小型商用飛機,然后在夜色中飛離了閘北岸的機場。
八個小時后,小分隊和脫困的科研人員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國科院院長黃大年和主仼董書勤親自為十三名科技人才接風洗塵。
當黃大年說要把八位外國人士安全送回國時,阿拜和瓊居然一致決定他們要在中國完成他們未完成的事業(yè)。
他們說,中國是一個具有德重恩弘,眾望所歸的國家,他們熱切盼望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去進德修業(yè),為中國的科技事業(yè)盡些綿薄之力。
黃大年在聽到阿拜和瓊要真心實意的留下來,為中國科技事業(yè)做貢獻后,他們是一拍即合,當即就立下了承諾書:
凡是來中國扎根搞研究的外籍專家,可以攜帶家屬在中國定居。
如果不愿意來此定居的家屬,允許每年本人有一個月的探親假。
還有同世界一流國家相同的薪水待遇,每月到指定日期付薪水,決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