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回了紹興的家。
我到家看到父母已經(jīng)在家里,母親在忙著曬被子打掃房間,父親在書房里練習(xí)書法。
家里的氣氛不算熱烈,似乎有一股淡淡的惆悵。
晚上母親燒了不少家常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席間談到了他們上海工地的事情。
「會是誰舉報的王總,膽子這么大?」
父親道。
「王總這么多項目,難免得罪人,誰舉報都正常?!?/p>
母親似乎不想聊這個話題。
「但愿和我們沒關(guān)系?!?/p>
父親喃喃自語。
「和我們能有什么關(guān)系,我們就是干活拿錢?!?/p>
對父親的態(tài)度母親有點慍怒。
父親大概也知道這么說會讓母親多心,就轉(zhuǎn)移了話題。
可是事情就是你不想要什么就偏偏來什么。
國慶長假的第五天,父親接到電話,電話是王總他們公司的紀委打來的,說王總被人舉報與父親有經(jīng)濟往來,要父親配合調(diào)查,父親正在做的工程要暫時停工接收審計,電話里還說以后公司與我們對接的領(lǐng)導(dǎo)是另外一位副總李總。
父親接到電話后直接慌了神,對王總罵罵咧咧說被他害了,母親見到父親這幅表情,有點輕蔑地說「當(dāng)初可是我們求著王總的,不能這么落井下石,我們給他的都是現(xiàn)金,你咬緊了不承認,紀委也不能把你怎么辦,再說王總畢竟是北京來的,根深著呢,這事不一定能對他有多大的傷害,你咬緊了說不定以后他還能信任你。」
父親注視了母親一會兒,想說什么又沒說出口。
事情和母親預(yù)料的差不多,父親按照母親的指示咬緊牙關(guān),怎么也不承認給王總送過錢,王總自己的運作也讓這個舉報最終不了了之,不過為了避險,王總不再分管父親承包的項目。
李總代替了王總接受了這個項目。
李總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搞財務(wù)出身,算盤打得非常緊。
父親之前和李總沒有任何往來,一下子成了自己的直接甲方,不知道如何與之相處,貿(mào)然送錢怕反而壞事,因此一直小心翼翼地干活。
李總似乎很正經(jīng),既沒有伸手向父親要錢,也沒有因為不孝敬他刁難父親,工程進行地波瀾不驚,要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廉潔那生意就太好做了。
國慶長假沒過幾天,轉(zhuǎn)眼到了中秋節(jié),那時后中秋節(jié)還不是法定假期,但是小鎮(zhèn)上的居民對中秋節(jié)很重視,送禮送月餅的風(fēng)氣盛行,父母特意又回來了一次準備了很多土特產(chǎn),準備送到上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