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寧這才勾起了淡淡的微笑:“娘,既然答應(yīng)您了,我就一定會做到的,只是你也知道,她這人難以對付,還請您給我一點時間……”
程玉聽了這才松口氣,只是卻也沒有對她信任:“你最好是這樣,不然……”
她的話沒有說完,不然她也絕對不是吃素的。
“這么久以來,我早已看明白了,這宅子里,王爺真正在乎的只有兩個人,除了那心尖上的人,便是您,只要您出馬,一切事情都會迎刃而解。”姜寧繼續(xù)不吝恭維之詞。
程玉這才露出了笑容:“算你有些眼力見兒?!?/p>
……
姜寧一回到屋子里,兩個人就立刻迎了上來。
“二小姐,怎么樣了?”
夏香焦急地問。
姜寧勾起一個笑容來:“成了?!?/p>
兩個人都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是她說的,而現(xiàn)在竟是成真了。
還是槐香先反應(yīng)過來,越發(fā)激動了:“這樣二小姐便可以去醫(yī)廬,為那位夫人診病了?!?/p>
姜寧笑著點點頭。
第二日一早,平成王府的賑災(zāi)小攤便支在了城中。
只有在這個時間,流落到京城的難民才有機會走進城門之中。
姜寧特地為這些災(zāi)民準備了粥和饅頭,只等著他們站好了長隊,挨個來領(lǐng)。
為了賑災(zāi),王府特地在靠近的城門的地方租了個小院。
而她并不需要時時刻刻盯住這邊,站半個時辰之后,便進臥房休息。
臥房連接著后院,從后院的門出去,便有一輛馬車早已在那里等候。
而當她從小院出來時,身上已經(jīng)穿上了南疆姑娘特有的繁復(fù)衣裳,頭盤發(fā),臉上帶著一只銀質(zhì)面具。
活脫一個南疆女子,只有容貌仍舊看不真切。
“走吧。”
姜寧上了車,便囑咐道。
“是!”
同樣帶著銀色面具,穿著馬車夫的衣裳的喬子揚,則耐心地應(yīng)了一句。
隨后他們又特地繞了幾個彎,確定沒有追兵之后,這才往那醫(yī)廬走去。
醫(yī)廬所在的位置與賑災(zāi)之處不過隔了兩條街,卻是個極僻靜之處。
喬子揚停下馬車,確認周遭沒有圖謀不軌的人,這才送姜寧走進了醫(yī)廬內(nèi)。
醫(yī)廬雖是個深宅大院,卻難得安靜且荒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