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打獵回來后,已經(jīng)過去一周時間,沒有找到合適的寵物,江華讓太一乘坐胖鰩魚出去了一趟,來回來十幾只兔猻,它們身體看著像貓一樣,毛發(fā)濃密胖得像一個毛球,只是著小短腿讓人看著想發(fā)笑,站起來的時候就像是貓在趴臥著,前進就像是一個毛球在滾動,挑出兩只養(yǎng)在家中,其余的江華收進空間
有了寵物,江華就被拋棄了,天三在江華的授意下,給他謀了一個差事,對劉虞推薦說:“州牧大人,我有一友,乃涿郡人士,自小勇武,只可恨報國無門,多年前就親率家丁抗擊黃巾,雖無多少功勞,但也保得四周安寧,此來就是舉薦,現(xiàn)公孫瓚強勢,公也早做打算以求安身”
劉虞跪坐在主位案幾之上,處理著政務,漢朝雖有紙張,但造價昂貴,一般書寫還在使用竹簡,偶爾還會使用絹綢:“可真有此人,哎,自黃巾之后,這天下更顯亂象”
劉虞低頭思索片刻,轉(zhuǎn)頭詢問州牧從事田疇:“子泰怎么看?”
幽州牧從事,相當于高官秘書,田疇,字子泰,乃是右北平田家子弟,演義中劉虞死后他就歸隱山中,后投曹操:“此人若真有這般勇武,對幽州安定也是一大助力,范陽周邊山林有賊人,可讓此人一顯身手”
劉虞輕撫短須:“泰豐,你與魏攸前去拜訪,望他從軍為幽州安定盡力”
江天齊,編號天三,化名齊山,字泰豐,現(xiàn)為幽州牧帳下門客,帶著魏攸來到江府拜訪,江華在正堂設宴款待,魏攸開口:“齊山推薦先生,言先生勇武,州牧思之,派我兩人跟隨先生剿匪,用此軍功獲晉升之資”
江華作樣:“那就依州牧之意,某帶家丁隨魏先生去剿匪”
召集已經(jīng)安排好的兩百人,這是家丁操練以來第一次動武,出發(fā)前江華說明此行的目的:“諸位,自黃巾后,各州烽煙四起,現(xiàn)有流寇襲擾,此次江某到諸位剿匪,為幽州安定盡力”
隨著一聲整齊的回答,三人騎馬領頭,帶上干糧出發(fā),因為只有幾天的行程,所以沒有專門運送糧草,每人帶著十斤干糧和木盾長劍出行,以現(xiàn)在的家丁身體來說,背上百斤重物奔跑一天也不成問題,為了藏拙江華連馬匹都沒讓他們騎
行軍大半天,到一座山頭,此處叢林密布,多有人跡,江華派出二十人,由太二帶隊作斥候進行探查賊寇蹤跡
眼看就要天黑,江華命眾人安營扎寨,此刻正處夏季末尾,天氣還算炎熱,找一片平坦開闊的之處,收集柴禾隆起篝火,以備深夜警戒
天黑不久,太二帶隊回來稟報:“老爺,已查明敵情,三百余人,盤踞山頭另一側(cè),原為黃巾余孽,探聽后發(fā)現(xiàn)他們以打劫商隊,搶掠百姓為生,都不是善類”
“好,下去,讓其他人輪流守夜,明天我們就去剿匪”江華看著兩百人都在地上鋪上毯子,開始休息,養(yǎng)精蓄銳
轉(zhuǎn)眼到天亮,江華整頓后,開始在斥候的帶領下進入山林,江華和魏攸、江天齊三人帶著百人壓后,剛翻過山頭就引起了一陣慌亂,賊寇應該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眾人
待他到來時,雙方已經(jīng)在寨子前對峙,江華步行而出,對面領頭之人喊道:“你們是何人,素不相識,為何要冒犯于我”
江華打量著這個匪首,觀其相貌身形應該也是習武之人,讓出魏攸身影:“這位是幽州東曹掾,特此來剿滅你等賊匪,你是何人,報上名來”
對面一陣慌亂,匪首看了幾人一眼:“我乃李邊,無名之輩而已,就這些人想剿滅我們,真是癡心妄想”
比人數(shù)當然是賊匪這邊占優(yōu),說完一揮手,寨子里射出十幾支箭矢,江華拔出許久未用的勁松漢劍,輕松撥開,身后家丁支起木盾,護住魏攸和江天齊,退入樹林
來而不往非禮也,此次出來沒有帶弓箭,所以江華吩咐十人一隊,用盾牌掩護前進,借助火把引燃木墻,土匪也就是土匪,要是江華扎寨,那還得在木墻上涂上泥巴,做成泥墻
看著已經(jīng)起火的寨墻,眾賊人慌忙滅火,泥土和水灑出,很快火勢就被撲滅,就在這時候一隊人憑借鐵棒,撬開圍墻,縫隙隨之擴大,雙方開始短兵相接,由于家丁操練時紀律嚴明配合默契,所以盾牌配合長槍殺得賊人節(jié)節(jié)敗退
江華迎上了李邊,左手揮出劍鞘格擋幾次后,江華心里就有了數(shù),這人也就是個不入流的角色,右手順手一揮長劍,輕松就劃破了他的喉嚨,環(huán)視一周,發(fā)現(xiàn)家丁們戰(zhàn)陣齊整,形成壓倒之勢,也就沒插手,讓這些菜鳥們見見血
來到魏攸身邊:“魏先生,看我這家丁武力如何”
魏攸臉上泛起喜色:“江先生對軍陣之事如此熟悉,今后必然前途無量,這兩百之人是虎狼也”
戰(zhàn)斗結(jié)束很快,全數(shù)擊殺,他對護衛(wèi)的查探很有信心,說是非善類,那就都是該死之人,戰(zhàn)后清理戰(zhàn)場,埋了這些尸首,防止瘟疫發(fā)生
這一戰(zhàn)倒是沒有什么難度,只有幾個家丁輕傷,這也無可厚非,以眾人二流武將實力,打殺這些賊匪,那是輕松加愉快
整頓后,眾人向著范陽而去,到城下也是傍晚時分,兩百人駐扎在城外,江華跟隨魏攸和江天齊去拜見幽州牧劉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