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在一處神秘的山嶺上有一塊奇石,它本是仙人石磯娘娘的本體,石磯娘娘遭遇封神劫,被太乙真人用九龍神火罩煉出本體,神魂也被“封神榜”收了去。
但畢竟是曾經修煉數千年,還曾經得道成仙,這塊奇石在原地靜靜的躺了三千年后,又孕育出了一個新的生命。直到一天,一道霹靂擊中了奇石,奇石消失,化做了一個女嬰。她在掙扎時,爬下山坡,跌進了一條溪流,被溪流帶出了她的誕生地。
一位進山采藥的老道士在山溪中發(fā)現了這個女嬰,就把她帶回了自己的道觀。老道士曾經想把這女嬰送人收養(yǎng),但大多數人家都不愿意要女嬰。個別愿意的,老道士又覺得這家孩子多,不適合。就決定自己養(yǎng)……
養(yǎng)到女嬰三、四歲,老道士就教她識字,練武,老道士除了會道家養(yǎng)生氣功,還是梅花拳嫡派傳人,所以將梅花拳門的梅花樁精拳、干枝五勢梅花樁、梅花劍、梅花刀、梅花槍,五點梅花棍、梅花釘、梅花針暗器……等等,全都毫不藏私的傳給了女嬰,還給女嬰起了個名字叫“石柳(諧音拾留)”,意思是:拾來的留下了。
山下那戶曾經愿意收養(yǎng)石柳的姜姓人家后來搬進縣城里去住了,家里只剩下老頭老太,不愿意進城,仍然生活在山村里。這家有個和石柳年齡相近的女孩叫姜芝,在還沒搬進城時就經常和石柳一起玩,后來稍大了,知道家里差點收養(yǎng)石柳,就更是把石柳當妹妹。
山民彪悍,男女老少,個個習武。姜家練的是家傳劈掛掌和鷹爪擒拿手,剛猛兇狠,不太適合女孩子習練。姜芝每每跑來和石柳交換學習梅花樁精拳。
姜家搬進城是為了方便孩子上學,所以姜芝上學以后,就只有寒暑假回老家的時候,才能見到石柳。
老道士看出石柳對于姜芝能上學十分羨慕,就去打聽哪里學校能收石柳。但石柳沒有任何戶口身份出生證明,哪里也進不去。老道士無奈的弄來了一套小學教材,自己親自教石柳。到石柳大致認識字后,就任她借助字典自學。
很快老道士就發(fā)現石柳或許不算多聰明,但記憶力特別好,堪稱過目不忘。小學的知識,其實不需要多少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死記硬背已經足夠了,何況石柳有著超常的記憶力。六年的小學教材,她用了三年就全學完了。
這時一個機會來了,鄰縣醫(yī)院被揭露出重大販賣嬰兒案件,涉案人為了開脫罪責,銷毀了大量檔案,其中包括過去將近二十年的新生兒的出生證明留底。
公安機關為了確認到底有多少嬰兒被販賣,不得不對出生在這家醫(yī)院的嬰兒進行多方查找,排除。老道士借機托人把石柳也登記了進去,這樣石柳的身份算是過了明處。
然后石柳便在九歲時參加了小學升初中的統考。本以為能和姜芝一樣進入縣一中就很滿足的石柳卻接到了地級市一中的錄取通知書。
就這樣,石柳開始進入了人類社會學習,生活。
離開老道士那天,石柳頗為不舍,因為她知道老道士年紀很大了,自己一去地級市,一年里只有寒暑假才能回來一趟,生怕再也見不到老道士了,就問:“爺爺,你能不能也到市里去住?這樣我離你也近些?!?/p>
老道士撫摸著石柳的頭說:“進市里住要花錢的!老道我觀前后有點地,種的糧、菜養(yǎng)活你我沒問題,可咱沒活錢呢!在自家觀里吃住不花錢,到了外面喝水都要錢。”
“爺爺,我將來掙錢,掙好多錢,把你接到市里去住大房子?!?/p>
老道士哈哈大笑:“好孩子,有你這份心就足夠了,老道我今年都八十一了,還能活多久!你不需要為我掙錢,只要好好的為自己活著就足夠了。”
石柳終于離開了山中道觀去了市里上學,住進了六個孩子的集體宿舍。
學業(yè)對于石柳不難,難的是與人相處。石柳平素太少與人相處了。最熟的是爺爺,然后便是姜芝,其次就是姜芝的爺爺奶奶。對姜芝的父母、姐姐和兩個哥哥,都只是一般熟?,F在要和五個素不相識,性格各異的十一二歲女孩共處一室,石柳倍感緊張。
那五個女孩倒不是有意排斥石柳,只是從年齡到生活習慣到生活常識,都有很大差異,所以才顯得格格不入。
但是,學生,尤其是這種市級重點學校的學生,一切都服從于學習成績。
石柳或許在有些方面不突出,但她的超常記憶力確保了她的成績總是在第一梯隊里,不會有大的起伏。而且她自幼習武,身體素質極佳,參加學校運動會總能拿到名次。也因此贏得了老師的喜愛,和同學的尊敬。
這樣漸漸的石柳就融入了同學中,不再顯得格格不入了。
一個學期過半,石柳遇到了上學以來的第一個麻煩:學校要收費做校服,而石柳沒有這筆預算。爺爺給石柳的錢,交了學雜費,剩下的剛剛夠石柳的生活費。
石柳不想回去向爺爺要錢,也不知道能向誰借錢,她想到了一個賺錢的辦法——賣藝!
放了學石柳就出了學校去了本市有名的旅游景點——大佛寺。來到寺門前才發(fā)現自己想簡單了,一個人賣藝,收錢都沒人收,而且耍拳腳賣藝要有足夠的空場,眼前雖然沒到廟會時的人擠人,可也沒有可供耍拳腳的空間。
石柳便沿著路邊走,觀察各種擺攤出售的商品,琢磨自己能做什么。直到擺攤的盡頭,看到有人擺攤出售各種玉雕小掛件,石柳才發(fā)出“這個,我也會??!”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