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漸漸散去,只剩下一個瘦小的老頭——田二,村里最窮的憨老漢。他蹲在田埂上,眼巴巴地看著那些白菜。
田二叔,我走過去,拿棵白菜回家吃吧。
田二連連擺手:使不得使不得,我沒錢
不要錢。我砍下一棵中等大小的白菜塞給他,嘗嘗鮮。
田二抱著白菜,渾濁的眼睛里閃著淚光:好娃好娃啊他蹣跚著走了,背影佝僂得像棵老樹。
少安看著我:為啥單給他?
因?yàn)樗钚枰?。我簡單回答。原著中田二一家的悲慘命運(yùn)讓我記憶猶新,能幫一點(diǎn)是一點(diǎn)。
當(dāng)天晚上,我們?nèi)议_會討論收獲和銷售計(jì)劃。孫玉厚抽著旱煙,眉頭緊鎖:這么多菜,咋賣得完?
分批賣,我提議,先摘一部分新鮮的直接賣,剩下的加工成腌菜,能保存更久,還更值錢。
誰會讓腌菜?蘭花小聲問。
我會。我自信地說。前世奶奶是腌菜高手,我從小耳濡目染。
少安拍板:明天我和少川去石圪節(jié)賣鮮菜,少平和蘭花在家?guī)椭岆绮恕?/p>
第二天天沒亮,我和少安就拉著架子車出發(fā)了,車上裝著兩百斤白菜、一百斤蘿卜和五十斤西紅柿。十五里山路走得我們記頭大汗,但心里熱乎乎的。
石圪節(jié)的集市已經(jīng)人頭攢動。我們找了個角落擺開攤子,把最大最好的白菜和西紅柿擺在最顯眼位置。
新鮮白菜,五毛一斤!少安吆喝起來。
這個價格是普通白菜的三倍,路人紛紛側(cè)目但無人問津。我攔住又要吆喝的少安:大哥,換個方法。
我拿出提前準(zhǔn)備好的小木板,用炭筆寫上:科學(xué)種植無公害蔬菜,限量供應(yīng)。然后挑出最好的一個西紅柿切成小塊,插上竹簽當(dāng)試吃品。
免費(fèi)品嘗,新品種西紅柿!我高聲喊道。
很快就有好奇的人圍上來。一個穿著藍(lán)色干部服的中年男子嘗了一塊,眼睛一亮:甜!比我在省城吃的還好!多少錢一斤?
一塊二。我報(bào)出高價。
來五斤!他毫不猶豫地說。
這個口子一開,購買的人絡(luò)繹不絕。西紅柿一小時內(nèi)售罄,白菜和蘿卜也賣了大半。剩下的一些品相稍差的,我們降價處理給了幾個看起來不寬裕的老鄉(xiāng)。
中午時分,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攤前——侯玉英。她拿起一個白菜掂了掂:小子,真讓你種成了?
多虧您給的種子。我笑著回答。
侯玉英瞇起眼睛:剩下的我全包了,按你們零售價。以后有貨直接送到我那,省得你們擺攤冒險(xiǎn)。
這正中我下懷。我們爽快地成交,侯玉英還預(yù)付了下一批的定金。
回家的路上,少安數(shù)著厚厚一沓鈔票,手都在發(fā)抖:一百八十六塊五毛一天就掙了這么多?
這只是開始。我笑著說,等腌菜讓好了,還能再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