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田里的種子發(fā)芽了。
那是一個露水很重的清晨,我像往常一樣偷偷去查看,發(fā)現(xiàn)褐色的土壤中冒出了點點嫩綠。我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撥開表土,看到一排整齊的小苗正頑強地向上生長。
少平!快來看!我壓低聲音呼喚。
少平飛奔過來,看到那些嫩苗時,眼睛瞪得溜圓:真的長出來了!而且比生產(chǎn)隊地里的壯實!
確實,與旁邊自留地里稀疏的麥苗相比,我們試驗田的蔬菜苗顯得格外精神。葉片肥厚,莖稈粗壯,明顯是土壤改良起了作用。
系統(tǒng)提示:任務完成度30。機械音在我腦海中響起,請繼續(xù)努力。
咱們成功了!少平激動地拍我的背,少川,你真是個天才!
我咧嘴笑了,但隨即想到一個問題:等苗再長大些,就瞞不住大哥了。
少平的笑容也消失了:是啊,得想個辦法讓他接受。
我們商量了半天,最終決定先找潤葉引薦農(nóng)技員,有了官方背書,少安或許會更容易接受。
三天后,潤葉如約帶我們?nèi)ス缏犃宿r(nóng)技員的講座。那是個戴眼鏡的年輕人,姓張,剛從省農(nóng)校畢業(yè)不久。講座結(jié)束后,潤葉特意帶我們?nèi)フ宜?/p>
張技術(shù)員,這是我的兩個朋友,他們也在試驗土壤改良。潤葉介紹道。
張技術(shù)員推了推眼鏡,饒有興趣地看著我們:哦?你們怎么讓的?
我簡要說明了我們的方法,張技術(shù)員越聽眼睛越亮:很有想法??!雖然方法原始了點,但原理是對的。他拍拍我的肩,小伙子,有前途!
您能去我們家地里看看嗎?少平趁機請求,給我們指導指導。
張技術(shù)員爽快地答應了,約定周末來雙水村。潤葉主動提出帶路,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回家的路上,我和少平興奮地計劃著如何說服少安。路過大隊部時,我們被田福堂叫住了。
你們兩個,田福堂瞇著眼睛打量我們,最近鬼鬼祟祟的,在搞什么名堂?
我心里一緊。田福堂作為村支書,要是知道我們私自搞試驗,說不定會扣工分。
沒沒什么,少平結(jié)結(jié)巴巴地回答,就是幫潤葉姐跑跑腿。
田福堂哼了一聲:少跟潤葉瞎混,她是要進縣城工作的人。他意有所指地看了我一眼,你們孫家什么成分,自已心里清楚。
我們低著頭快步離開。田福堂的話像一盆冷水澆在頭上。在這個年代,家庭成分就像一道無形的枷鎖。
別理他,少平憤憤地說,等咱們試驗成功了,看他還有什么話說。
我點點頭,但心里明白,要打破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光靠幾棵菜苗遠遠不夠。
周末很快到來。這天一大早,我和少平就借口去后山砍柴,實則去村口等張技術(shù)員。潤葉如約帶著他來了,還騎來一輛借來的自行車,方便張技術(shù)員馱著他的工具箱。
這就是你們村啊?張技術(shù)員好奇地打量著雙水村,條件比我想的還艱苦。
潤葉神色有些尷尬:我們公社是全縣最窮的。
所以更需要科學種田。張技術(shù)員認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