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脫異常管理局的圍捕之后,張志明帶著母親遠離人口稠密的生活區(qū),來到了相對人少的生產(chǎn)區(qū)。
生產(chǎn)區(qū)除了工廠和運輸線路外,很少有監(jiān)控錄像,攝像頭盲區(qū)遠比生活區(qū)要大得多。
與照海有過一次接觸之后,張志明也開始留意,避開照海的地下監(jiān)視網(wǎng)絡。
照海的血肉根須同樣分布在人口較多的區(qū)域,生產(chǎn)區(qū)里,工廠間的空地成了異管局和圣教都不在意的地方,是張志明藏身的理想之地。
張志明母親的異化還沒有好轉,總是需要更多的肉食,無法再去市場上購買肉類,張志明就將目光移向了肉類的源頭,供給大部分肉類的第一牧場。
原本以為空曠的土地上,堆滿了各種垃圾,還有不少拾荒者群體,并沒有最初想象的那么荒涼,反而有些“生機盎然”。
原本想一邊在工廠附近混日子,一邊打聽軍隊運送補給的日期,現(xiàn)在在第一步就遇到了問題,工廠附近的垃圾場并不是那么好混的。
情況比張志明預想的復雜的多,牧場周圍確實有不少廢棄的肉食,但是都被拾荒團體霸占,像自己這種新來的拾荒者,只能在外圍的外圍撿些殘羹剩飯都算不上的渣滓。
以張志明的異能,戰(zhàn)勝那些艱難度日的拾荒者并不是什么難事,甚至打進第一牧場都有可能,但是這樣會引起異常管理局的注意,而且會造成許多無辜平民的傷亡。
張志明心中還是將自己當成人類,圣骸改變了他的身體,卻沒有改變太多他的心智,如果可能的話,張志明不想傷害其他人類,
在附近的下水道安頓好母親后,張志明小心的接近垃圾場,用變形能力改變了自己的外貌,挑選出一個獨來獨往的年輕人,以他為突破口,試圖融入垃圾場的特殊生態(tài)。
名叫雨漲江的少年很快接納了自稱“阿明”的張志明,新同伴的加入,似乎滿足了這個瘦弱少年的某種虛榮心,毫無保留的向張志明炫耀自己在垃圾場邊緣的生存經(jīng)驗。
接觸了幾天,張志明對雨漲江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名少年曾經(jīng)是一名孤兒,在一個下雨的晚上,被垃圾場外圍的一名老年拾荒者在排水渠旁撿到,就給他起了這么個名字。
兩人相依為命多年,養(yǎng)父去世后,雨漲江就獨自在垃圾場邊緣繼續(xù)生活,直到張志明出現(xiàn),給他的生活增添了一點變化。
“阿明,你看我找到了什么?!?/p>
雨漲江舉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向張志明走來。
張志明看清雨漲江手里拿的東西后,心頭一震,下意識的后退了半步,隨后又裝作沒事的樣子,好奇的詢問雨漲江:“這是什么呀?”
雨漲江有些詫異的回答:“是什么?當然是食物了?!?/p>
雨漲江手中的拿著一段骨頭,上面還連著不少肉,雖然已經(jīng)有腐爛的跡象,但確實是肉類無疑。
骨頭和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張志明認出,那是一段人類的大腿骨,而雨漲江像是沒事一樣拿在手里,還準備吃它,似乎對這一切習以為常。
張志明謹慎的追問:“你知道,這是什么東西的骨頭嗎?”
雨漲江看了看手里的骨頭,不知道阿明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
從小在垃圾場長大,雨漲江吃過各種各樣的殘骸,聽說這些殘骸來自豬牛羊之類的牲畜,卻還真沒見過它們活著的樣子。
不想暴露自己的無知,雨漲江梗著脖子說:“管它是什么東西的骨頭,能吃不就行了?”
雨漲江一邊說著,一邊用隨身攜帶的小刀切下一塊肉,遞到張志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