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一開心的研究著桌上的灰燼,這是卓凌剛剛從第一牧場帶回來的樣本,據(jù)說是起因不明的神秘火焰留下的灰燼。
第一牧場案件的危險度很低,只是突然出現(xiàn)的火光,沒有人員傷亡,也沒有其他損失,可是卓凌卻特意跑了一趟,帶回了這個灰燼樣本。
原本這種低危險度的分析工作不需要身為代理隊長的乙一出手,但聽說是卓凌帶回來的東西,乙一還是放下手里的工作,將樣本拿過來分析。
對之前圣教樣本的分析已經有了不少成果,圣教成員的細胞都具有多種功能,類似于沒有分化的干細胞,又比普通人類的干細胞功能更強大。
乙一手上有三個來源不同的樣本,分別是肖難獲得的然谷樣本,關押在外部站點的大鐘樣本,以及周衛(wèi)民追捕張志明時帶回來的照海樣本。
三名圣教成員的細胞具有相似性,同時也有差異,他們像是從某種共同的源頭分化出來,具備了各自的特征,同時也保留了進一步分化的潛質,賦予了他們可以隨時變形的能力。
隨時變形的能力讓他們沒有顯著的識別特征,雖然切片和抽血可以發(fā)現(xiàn)細胞的不同,但不可能在全城范圍內執(zhí)行這種操作。
潛在的分化能力成了研究的突破口,乙一從三份樣本的不同特征上得到啟發(fā),嘗試用各種方法引導它們的細胞,促使它們進一步分化。
研究取得了突破,乙一模仿出一種信息素,可以促使圣教細胞轉變成高頻振動的樣子,有些類似于聲帶發(fā)聲的樣子,可惜培養(yǎng)皿里的細胞太少,還不足以發(fā)出人耳能聽到的聲音。
信息素在三份樣本中都取得了成功,促使它們振動,可是在對卓凌樣本的實驗中遇到了失敗。
按照乙一的猜想,卓凌的細胞應該與圣教同源,他應該是個認知出現(xiàn)問題的圣教成員,卓凌的細胞應該和其他圣教成員的細胞具有相同的性質。
令乙一意外的是,同樣的信息素對卓凌的細胞完全沒有作用,卓凌的細胞非常穩(wěn)定,除了體型大一點之外,和普通人類的細胞功能完全一致。
乙一開始有些懷疑自己,不知道是自己假設的引導理論有問題,還是卓凌太過特殊,不受引導的影響。
從第一牧場帶回來的灰燼中,乙一成功分離出了一些細胞,在足量的培養(yǎng)液浸泡下,逐漸恢復了活力。
乙一驚喜的發(fā)現(xiàn),那些細胞也很巨大,符合圣教細胞的特征,用信息素試著引導了一下,灰燼中分離出的細胞也發(fā)生了振動。
這個現(xiàn)象說明,第一牧場有圣教成員出沒,而且乙一的引導假設是正確的,只要使用合適的信息素,就能將圣教成員從茫茫人海中鑒別出來。
就在乙一對自己的研究進展感到興奮時,研究室的大門被打開,韋軍微笑著走了進來。
乙一的機械腦袋旋轉了180度,脖子上的仿真軟皮扯出許多褶皺,看著進門的韋軍,回以職業(yè)性的假笑。
“這不是韋隊長嗎,今天怎么有空來我這里?”
乙一的發(fā)音非常流暢,和真人的聲音沒有任何區(qū)別,不過劇烈扭轉的脖子還是暴露出他的機械本質。
韋軍是異常管理局第8隊的隊長,第8隊被稱為修理工,專職負責處理機械和電子方面的異常。
機器人乙一被局長盧風選來暫代第4隊隊長李智的位置,對此韋軍曾表示過強烈反對,直到盧風讓韋軍來監(jiān)管乙一,韋軍才接受這個職位變動。
韋軍看著腦袋轉到背后的乙一,這種像人又不是人的狀態(tài),最是讓人感覺不適,可是想到自己有對乙一的完全處置權限,優(yōu)越感很快就超過了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