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神話故事中的神仙真的存在,那么人類的歷史將被重新書寫,整個科學體系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
……
陳楚,我的大挪移還沒有達到境界,如果再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可就扛不住了。風少并不知道陳楚內心的震撼,一雙眼睛依然盯著前方,臉上露出心有余悸的表情。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后怕和疲憊,剛才控制時間和空間流速的過程對他來說消耗了巨大的精力。
放心,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概率是億分之一。陳楚苦笑,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慶幸和無奈。
他也沒有想到,空間跳躍會讓宇宙飛船一頭扎入金屬洪流之中,要知道,這種概率是極為罕見的,因為,在過去一千多年,人類宇宙飛船在五大星域進行的空間跳躍達到了數(shù)十億次,但飛船在跳躍過程中撞上障礙物的案例屈指可數(shù)。
因為,宇宙實在太大了,星球與星球之間的距離也非常遙遠,平均距離達到了數(shù)光年,而龐大的飛船在宇宙之中就連塵埃都算不上,要撞上障礙物的概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空間跳躍也并不是絕對安全的,事實上,人類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大規(guī)模的飛船撞毀事件,譬如人類星際聯(lián)邦政府成立之初,有一艘宇宙游輪載著十萬游客在完成空間跳躍之后一頭扎入了隕石流之中。
游輪被摧毀,十萬游客無一幸免,現(xiàn)場極為慘烈,十萬游客尸體散落在宇宙之中,該次事件讓整個人類為之震,。那次災難被稱為大隕石流事件,是人類航天史上最大的一次空難。
為了避免這種小概率的事情出現(xiàn),人類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規(guī)定,其中就包括固定的航線制度,禁止民用商船進行非法空間跳躍。
也正是這個事件,讓五大星域的航線變得成熟和安全,因為,所有的航線都會有專業(yè)的冒險團隊反復測試,確保航線上沒有任何障礙物。
這些專業(yè)團隊被稱為航線開拓者,他們乘坐小型探測飛船,提前對預定航線進行掃描和清理,他們會使用各種探測設備,包括引力波探測器、空間曲率傳感器、物質密度掃描儀等等,確保航線的安全。
航線開拓者的工作極其危險,因為他們需要在飛船跳躍前的瞬間進入目標區(qū)域,確認安全后才會發(fā)出信號,但正是他們的犧牲和努力,才讓空間跳躍變得相對安全。
在五大星域,所有的航線都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和反復驗證的,跳躍坐標會被精確計算,確保飛船能夠安全到達目的地,而且,每條航線都會有多個備用坐標,以防萬一。
此外,人類還建立了龐大的太空交通管理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著所有飛船的航行狀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潛在危險,系統(tǒng)會立即發(fā)出警報,并提供規(guī)避方案。
但這次的情況完全不同,他們不是在五大星域的成熟航線上跳躍,而是在一片未知的星域中進行隨機跳躍,這片星域沒有固定的航線,沒有專業(yè)的開拓者測試,沒有任何安全保障。
他們跳入了一個廢棄的太空垃圾場,那里漂浮著數(shù)不清的金屬碎片和廢棄的飛船殘骸,這些物體在太空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不規(guī)則的云團,就像是一個被遺棄的金屬墳墓。
陳楚突然意識到,這次事件可能不是偶然的……
……
此刻,飛船的速度已經(jīng)慢了下來,周圍雖然是密密麻麻的金屬殘骸,但是,因為速度夠慢,哪怕是偶爾的撞擊在飛船上也不至于造成嚴重損害。
陳楚開始手動控制飛船擺脫了金屬殘骸區(qū)域,然后,讓飛船處于完全停泊狀態(tài)之后,開始釋放維修機器人修理受損的飛船外殼。
飛船的外殼損毀比較嚴重,但并沒有達到無法修復的地步,而且,對于掌握了金盾術的陳楚來說,修復這種程度的損壞并不是很困難,何況這艘飛船當年的用途就是方舟,船上有著一個非常強大的維修機器人團隊。
這些維修機器人是先進的納米級修復系統(tǒng),能夠自動識別和修復各種類型的損傷,它們像一群勤勞的工匠,忙碌地在飛船外殼上工作,將受損的金屬板重新焊接,修復能量護盾的線路,更換損壞的傳感器。
在維修機器人修復飛船的時候,陳楚穿著宇航服,小心翼翼地在金屬殘骸區(qū)域中檢查,這片金屬殘骸區(qū)極為廣泛,達到了數(shù)千平方公里,其厚度也達到了數(shù)百公里,形成了一片浩瀚的金屬海洋。
這里的景象極為壯觀,無數(shù)的金屬碎片和殘骸在太空中漂浮著,就像是一個被遺棄的金屬墳墓,這些金屬物體大小不一,從幾厘米的小碎片到幾十米的大塊都有,它們在太空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不規(guī)則的云團。
恒星的光輝照射在這些金屬表面上,閃爍著詭異的光芒,每一塊都像是一個致命的武器,它們的表面布滿了劃痕和凹痕,顯示出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碰撞和撞擊的痕跡。
陳楚小心翼翼地收集著各種樣本,包括一些散落在太空之中的零配件以及生活用品,通過分析這些物品的材料成分、制造工藝和年代標記,他很快確定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這是一個古戰(zhàn)場遺址,是兩支艦隊交戰(zhàn)的戰(zhàn)場,時間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
一千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