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念頭在他心中激起了波瀾,他決定,今天晚上要為家人準(zhǔn)備一頓豐盛的晚餐,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幸福。
他開始準(zhǔn)備炒田螺,這是他計劃中的一部分。
他先將田螺一個個清洗干凈,用鉗子小心翼翼地剪去它們的尾部,確保在炒制過程中能夠更加入味。
接著,他將鍋燒熱,倒入適量的油,待油溫升高后,他將切好的辣椒、蒜瓣和姜片一一放入,隨著“嗞啦”一聲,香料的香氣立刻彌漫開來,充滿了整個廚房。
他將田螺倒入大鐵鍋中,用炒勺快速翻炒,確保每一顆田螺都能均勻受熱。
他的動作熟練而有力,每一次翻炒都讓田螺的香味更加濃郁。最后,再快速翻炒幾下,讓調(diào)料的清新與田螺的鮮美完美融合。
炒田螺終于出鍋了,預(yù)估差不多有100斤的樣子,田螺的外殼閃著誘人的光澤,辣椒和香菜的點(diǎn)綴讓整道菜看起來更加誘人。
時間飛逝,快晌午了,陳峰的目光從那座老式掛鐘上移開,鐘面上的指針已經(jīng)指向了11點(diǎn)的位置。他輕輕嘆了口氣,時間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悄悄流逝,而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走到廚房,那里放著昨晚從田里捉回來的田雞。陳峰知道,要想做出美味的田雞菜肴,首先要保證食材的新鮮和清潔。
他開始忙碌起來,仔細(xì)地將田雞一只只地清洗干凈,去除內(nèi)臟和不必要的部分,然后熟練地剁成適口的塊狀。晚上,他打算做紅燒田雞給妻子和女兒吃。
接著,他將酒、鹽、姜片等調(diào)料混合在一起,均勻地涂抹在田雞塊上,讓它們充分吸收調(diào)料的味道,以去腥增香。
腌制好田雞后,陳峰又拿起一張紙和筆,開始規(guī)劃下午去蓮花鎮(zhèn)擺攤的事宜。他需要準(zhǔn)備的東西還不少,首先得去二叔陳曉旭家借一輛木板車,畢竟十多里路,東西多了手提肩扛是不行的。
他寫下了需要準(zhǔn)備的清單:一個大木桶用來裝炒好的田螺,一把稱用來稱重,還有竹簽——在這個年代,竹簽是吃田螺的必備工具。
陳峰一邊寫著,一邊在心里盤算著如何布置攤位,如何吸引顧客。畢竟嗦螺在這個年代還沒出現(xiàn)過。
“對了,我可以先免費(fèi)給顧客試吃嗦螺,顧客覺得好吃了肯定會買單?!彼南?。
快十二點(diǎn)了,先去二叔家借木板車和木桶,下午一點(diǎn)前要出發(fā)。
二叔陳曉旭是一個木匠,以其精湛的木匠手藝而聞名。他那雙粗糙卻靈巧的大手,能夠?qū)⒁粔K塊普通的木頭,變幻成結(jié)實(shí)耐用的凳子、桌子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小型家具。
在那個物質(zhì)并不豐富的年代,二叔的手藝不僅為村里人提供了方便,也為自己帶來了一份可觀的收入。一個月下來,他能夠賺到三十到五十塊錢,這在蓮花村已經(jīng)算是相當(dāng)不錯的收入了。
有時候,碰上村里有人家辦喜事或者需要大量家具的時候,二叔的生意就會格外的好,一個月賺過百也是有可能的。
上輩子二叔最疼愛的就是我這個不爭氣的大侄子。想到這,陳峰走到二叔家小院里,只見里面擺放著簡單的工具和一些基本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