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楊凡動了真怒之際,廣州府內(nèi)卻依舊風(fēng)平浪靜。
“不成想極西竟有這等風(fēng)貌,我等困居在國中,倒顯得是坐井觀天了!”
“這是當(dāng)然,大明雖大,依舊是偏安一隅而已,而極西之地域囊括八荒,大小超過百國,有的甚至獨占一方大洲,豈是大明能比?”
“竟是那般遼闊?”
“那是當(dāng)然了!不說領(lǐng)土,就說其文化之璀璨,也要遠超國內(nèi),哲人大賢更是接連涌現(xiàn),不說當(dāng)世,就算是孔圣也不能及!”
“還有其物產(chǎn)之豐富,更是遠超想象,哪里像我們受這天災(zāi),每天只能吃糠咽菜,連食物都是定額,就跟蹲監(jiān)牢一般!”
“……”
有了艾大莊的開頭,不少人都開始跟風(fēng)。
哪怕只是對極西稍有了解的,也開始極盡吹捧之能事,將極西吹噓的天上有地上無,甚至不惜貶低自身來抬高對方。
甚至于早前跨海來到廣州府的傳教士,也成為了不少大族的座上賓……
他們尚且如此,至于那些普通百姓,自然更是容易被這些傳聞吸引。
有些人聽到極西是如此富饒,一枚金元便能山珍海味吃到飽,大莊園更是隨便可以住,相比處于天災(zāi)中的大明,自然是讓他們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去!
畢竟,天災(zāi)之下,物產(chǎn)絕收,哪怕朝廷盡量在尋求解決辦法。
可是,郁結(jié)在民間的怨氣卻是難以避免的。
更別說在一些文人的有意暗示下,很多人認(rèn)為天災(zāi)之所以會來,就是因為楊凡扶持朱月仙上位,此乃天罰……
因此,艾大莊等人的言論,才會有這么多的支持者。
而這自然也是楊凡動怒的真正原因。
因為艾大莊這些人開了一個壞頭。
普通人距離極西太遠,對于極西的情況,是沒有任何辨別能力的。
所以,他們更容易被一些所謂的文道大儒,半圣的想法左右,再加上其中有利可圖,這些普通人注定成為悲劇的寫照!
事實也是如此。
在艾大莊的聲名鵲起后,廣州府內(nèi)申請外域開辟的人數(shù)陡然增多,其中除了一些商賈家庭,更是有一些寒門和普通百姓!
他們甚至連氣血境實力都沒有,就想要前往外域!
而在被官府拒絕后,這些人為了出外,更是找到了有資格前往外域的幫派,愿意出錢跟隨,只為了極西那自由香甜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