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9日上午9點
營口蓋平縣(今蓋州)大清河南岸
關東軍第二師團,17聯隊的聯隊旗已經在這里飄揚,聯隊長濱本喜三郎大佐正凝視著河對面偶爾出現的東北軍騎兵。
“若松前輩,我于騎兵一道不甚精通?!睘I本喜三郎看向身邊的騎兵聯隊聯隊長若松晴司“前輩你是在關東軍內號稱第一騎兵大將的,你說對岸這些騎兵是哪里來的?戰(zhàn)斗力如何?”
若松晴司本是中佐,從軍銜上來說是比濱本喜三郎低一級的,但是濱本是今年8月剛剛上任的聯隊長,年齡是關東軍所有大佐中最小的一個,自然資歷上比自己也多有不如。于是他倒是擔得起前輩兩個字。
若松晴司拿起望遠鏡看了看,隨后下了結論“看旗幟番號應該是東北軍的騎兵旅,看規(guī)模是要有個一兩千人的。戰(zhàn)斗力嘛,不堪一擊罷了?!?/p>
“沈陽那邊一直沒有傳回消息。”濱本喜三郎表情凝重的說道“我內心甚是擔憂,是否應該跨過大清河,進占蓋州?”
“濱本君是故意試探我的決心嗎?”若松晴司咧嘴一笑“沒有消息不就是最壞的消息嗎?如果沈陽那邊已經動手成功的話,憑著板垣征四郎的急性子,怕是已經連續(xù)幾封電報打過來,催促我們動手了?!?/p>
濱本喜三郎故作謙虛的擺擺手“沒有的事,只不過我和前輩的想法一樣。沈陽那邊應該是非常不好,以至于事態(tài)緊急到連消息都發(fā)不出來。前輩認為,我們蓋州這邊應該繼續(xù)嗎?”
若松晴司聽罷,直接將腰間的佩刀抽了出來“濱本君,既然猶豫,這進攻蓋州的一番功,就由我騎兵聯隊收下了!我手下的兒郎們和你們不同,都是從山梨縣甲府出身的貧民子弟!大家從小都是聽著信玄公,風林火山的故事長大的。今日就讓你看看若松聯隊的騎兵聲威有沒有當年武田赤備的風采!”
“那么在下為前輩遮住左右兩翼,讓前輩放手施展?!睘I本喜三郎也不氣惱,還十分配合的說道。
若松晴司不再說話,揮動手中佩刀。
不遠處麾下的上千騎兵立刻牽動馬匹,一片狼嘯犬吠,有人提著騎槍,有人挎著馬刀,迅速整合隊形,開始有序的沿著大清橋前進。
此時大清河的北岸
剛剛率領騎兵旅主力來到繡龍山附近郭希鵬已經在半山腰遠遠看到了大清河上的動靜了。
“nnd,來得真快呀。第十師團騎兵聯隊”郭希鵬心中忐忑“直接就奔著繡龍山來了?!?/p>
“旅長,咋辦?打不打?”副旅長朱白龍問道。
“人家已經過來了,不打也得打,不然人家圍住繡龍山,騎槍就要懟到老子臉上了。”郭希鵬罵道“派幾個騎兵去催十二旅速速支援。老朱,你帶著一團去沖一波,看看對面這些騎兵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