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郡守氣的牙癢癢,但是也無可奈何,看著郡城里面的一萬多地方軍,又看了看地圖,知道燕國的八十萬大軍距離他們就剩下三百多里了,心中一片茫然。
他覺得,自己應該也許大抵是打不過燕軍吧。
他看著被拆除的造船廠,看著被砸壞的碼頭,心中逐漸陰狠了起來。
既然你們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了!
他立刻給燕軍那邊寫信,表明了自己想要投誠的心意,如果嚴峻不殺他,他愿意帶領荊州十縣,投靠燕國,讓燕國來和平接收荊州,如果燕國愿意的話,他會率先給荊門那邊傳信,等燕軍抵達荊門后,讓那里的縣令開城投降。
他寫好信后,派了個心腹,讓他喬裝打扮,快馬加鞭的趕向襄陽郡那邊。
此時的燕軍,正在向南行軍,已經(jīng)快出了襄陽地界了。
而荊州郡守的信送到的時候,燕軍剛剛停下來休息,準備過夜,帥帳也扎好了。
門前的侍衛(wèi),拿著士兵送來的信,走了進來,說道,
“啟稟陛下,大營外來了一個人,說是荊州郡守派來的,送來了這一封信。
他還說,他在門外等著您回信呢?!?/p>
“荊州郡守?拿來看看?!?/p>
燕扶搖接過信,看了過去,而后嗤笑一聲,對旁邊的沈長恭說道,
“這荊州郡守,還挺識相的,比那個襄陽守將聰明多了,知道打不過,主動投誠了?!?/p>
沈長恭淡然問道,
“他提什么條件了?”
“什么也沒有,只求我們別殺他就行,言語中,全是對我們大燕的敬仰和忠心,還說只要我們需要,他可以立刻傳令給荊門那邊投降,為我軍開門。
還說他擔任荊州郡守十二年,對荊州極為熟悉,可以輔佐新郡守來治理政務。”
沈長恭也笑道,
“確實是個聰明人,半點要求都不提,只說自己的價值,你覺得此人如何,能用嗎?”
燕扶搖放下信,說道,
“能用,而且有大用,他可以是一個標桿,跟那個黃琦一樣。
只要是主動投降的,我們都可以暫時先保留他們的官位,城主還是城主,郡守還是郡守。
哪怕是等以后天下大定了,他們掀不起風浪了,我們再撤換呢。
至少現(xiàn)在,我們可以給長江以北的楚國各地,樹立一兩個榜樣,只要是主動投誠者,我們大燕非但既往不咎,甚至還可以讓他們繼續(xù)擔任原職。
如此一來,也省的我們大軍去辛苦的東奔西跑攻打那些城池了。
人心這把利劍,比兵馬還好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