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小輸當贏,贏學誕生(求追讀,求票票?。?/p>
歐洲人民給美利堅發(fā)來賀電,啊不,是發(fā)來慰問!
第一輪“擂臺戰(zhàn)”的結(jié)果,像一顆重磅炸彈炸開,沖擊波以芝加哥為中心,瞬間席卷全球。
歐洲的記者眉飛色舞,美利堅的記者罵罵咧咧,其他各國的記者則是大開眼界,下筆如有神助。
電報機噠噠作響,將一篇篇或促狹或調(diào)侃或驚嘆的前線報道傳回各自的報社!
于是,歐洲的報紙簡直像是在過圣誕節(jié)。
《泰晤士報》頭版很是趾高氣昂——“我們在歐戰(zhàn)中對美軍的評價非常高,不是因為他們很厲害,是因為他們從菜B開始進步很快……但美軍沒有準確認知,真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不知道進步的菜B還是菜B!”
“這是一記耳光,告訴了美利堅,你們要對歐洲謙卑一點,別總妄想搶奪全球霸權(quán)。”
巴黎的《費加羅報》則更顯“浪漫”,刊載了一幅諷刺漫畫:
一個身材臃腫、頭戴星條旗高帽的“山姆大叔”鼻青臉腫地趴在地上,一個戴著德式軍帽、手持狙擊步槍的“歐洲老兵”優(yōu)雅地踩在他背上,正用一個巨大的開瓶器開啟一瓶香檳,酒液噴了山姆大叔一頭一臉。
標題是:“新世界的自由,總要靠‘舊大陸’幫忙爭?。 ?/p>
替美利堅獨立戰(zhàn)爭出過大力的法國人直接笑噴了!
意大利的通訊社也不甘示弱,“這是歐洲對美利堅的‘家暴’?不,這是愛的教育,美利堅人應(yīng)學會感恩,感恩我們這次只過去了幾百名志愿者。”
甚至連政府都出來湊熱鬧。
而相比于報紙的不給面子,各國政府就真的是在“慰問”美利堅這小兄弟——
帶英的唐寧街表示:驚聞貴國執(zhí)法行動遭遇挫折,對沖突中的人員傷亡深感痛心,并“誠摯建議”雙方保持克制。
如有需要,大不列顛可以幫忙調(diào)停。
德國政府則很是低調(diào)地表示:據(jù)悉,參與抗法的志愿者中有部分我國退役公民,若貴國認為此類人員的存在有失公平,或感力有未逮,我方可以考慮發(fā)出“建議性召回”,以期事態(tài)和平解決。
翻譯過來就是:我們德國軍人疑似有點過于強大,你們打不過就吱聲,我們很樂意把他們叫回來,免得你們太難看。
——看到報社搜集的各國的“賀電”,羅根笑得樂不可支!
武力爆棚就是說話硬?。?/p>
放一百年后,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只不過雙方地位剛好反過來,變成美利堅對歐洲說,你是什么菜,也配站著跟我說話?
樂!你們可真是一家人,強則“家暴”對方,還要求受害者感恩對方這次下手沒那么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