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瞅,這就是民心吶!
聯(lián)邦層面的“全美銷售淫穢物品訴訟案”的推進已經(jīng)大為加速。
雖然美利堅的司法程序冗長而反復,尤其是一些大案件,延綿數(shù)年乃至十數(shù)年的屢見不鮮。
但這案子絕不能拖了??!
現(xiàn)在蔓延全美的禁售和反訴訟官司,源頭都在這個案子上,美利堅可是案例法的國家,有了先例,其他案子才好做裁決啊。
而在收集證據(jù)為審判做準備的過程中,雙方律師還不停地提交動議,要求法院采取具體行動。
譬如起訴方的律師就聲稱羅根操縱報社進行“媒體未審先判”,潛在陪審員可能都已經(jīng)接觸了報道,請求法院在沒有審判的情況下支持他們的裁決。
第33章讓開,我要秀了(4K,求追讀,求票票?。?/p>
羅根的代表律師當然請求法院駁回。
因為,起訴一方的天主教會,也沒少“操縱民意”。
天主教會只是保守,但不是傻子,看到羅根靠著“講故事”引發(fā)了廣大的同情,哪里還不知道大眾最喜歡的就是聽故事。
或者可以說,美利堅的法庭,本來就是故事與故事的對決。
不過,如果只是講當事人的故事,羅根花樣的“勵志故事”,比愛德華牧師“一生奉獻主為了主誓要誅滅一切邪惡”的故事,簡直是花樣吊打。
沒事,既然你羅根身上素材多,那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幫你講故事”。
廣播電臺、維密bra,以及《五十度灰》的爆火,對于羅根來說也是雙刃劍。
天主教會就抓住紕漏,編了,不對,是“揭露”了不少精彩的故事。
例如什么“看了《五十度灰》的少女,能很隨意地和男人接吻,甚至在凌晨3點鐘會偷偷地從家里溜出去找男人玩樂……”
或者“受了維密bra游行影響的女兒,只想成為男人的玩伴,不想擔負責任,更不想成為孩子的母親……”
不得不說,這樣的故事被正統(tǒng)的父母們看到,他們會是什么心情?
他們一定只想錘死羅根!
羅根一點都不帶怕的。
除了他自身的“故事”更引人入勝,更有傳播的價值,他也在探尋愛德華牧師的“故事”。
教會嘛,羅根一想起宣講道德和信仰的神父,就想起“小男孩說神父有號角,修女卻說神父有鑰匙”的地獄笑話。
愛德華牧師表現(xiàn)得道貌岸然,私底下是不是也跟小男孩有點“不得不說的故事”?
這個活兒被唐納爾接了。
他手底有不少雞鳴狗盜之輩,偷偷潛入教會探尋牧師的秘密不算難事。
然后,這一天,在過來跟羅根通報的時候,唐納爾表情極度奇異。
“我想那一定不是一個好消息?!绷_根看著他飄忽的表情,有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