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從前有座圣城叫哥譚
約翰·埃德加·胡佛卻不想與禁酒局合作。
原因很簡單:禁酒局那幫探員,前身多是出自稅務(wù)署,為了收稅無所不用其極,名聲臭大街。
白道上想打他們黑槍的人,一點也不比黑道少。
與他們扯上關(guān)系,不僅得不到有效情報,反而會被白道上的仇家,比如警察部門,暗中下絆子,一點也不合算。
埃德加·胡佛本來是在司法部任職的。
但是吧,雖然禁酒局頂在臺前吸引了大部分火力,但調(diào)查局在這次系列事件中也難辭其咎。
大批美式軍火像變魔術(shù)一樣流入芝加哥,又神不知鬼不覺地運往愛爾蘭,這簡直是在打調(diào)查局的臉!
禁酒局的負責人要被問責,調(diào)查局中不少人也被問責,于是埃德加·胡佛就從司法部調(diào)任調(diào)查局的助理部長,負責調(diào)查芝加哥的黑手。
對,蠢人會有不同的蠢,聰明人往往有相似的腦補。
這一系列不正常的事件背后,必有一個龐大的黑手勢力在推動!
胡佛的思維甚至跳出了國內(nèi)黑手的范疇,他嚴重懷疑有外國勢力在插手,比如……那個一直對盎格魯-撒克遜聯(lián)盟心懷芥蒂、樂于見英美反目的法國!
愛爾蘭那批美制軍火就很可疑,只有國家級別的力量,才能瞞過大英的眼睛,巧妙地通過一批軍火就撥弄了局勢。
而國內(nèi),也必然存在一條與外國勢力勾結(jié)的,高效且隱秘的運輸渠道。
這條渠道的存在,對國家安全的威脅遠勝于一萬家地下酒廠。
埃德加·胡佛也不愧是未來能夠掌控FBI幾十年的狠人,他不是想打掉這條渠道,而是想要掌控這條渠道,讓這條渠道在必要的時候為他所用!
憑借著敏銳嗅覺,埃德加·胡佛在對現(xiàn)有情報進行篩查分析后,發(fā)現(xiàn)一個華點:芝加哥的黑手黨和愛爾蘭幫雖然在系列事態(tài)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他們似乎并未被一個強大的外力有效整合。
這是不是說明了,幕后黑手的控制力,可能并不像外界腦補的那么無孔不入?
他決定親自冒險,采用一個大膽得近乎瘋狂的方式——臥底潛入,打入芝加哥幫派內(nèi)部,摸清幕后黑手的底細,找到并掌握那條隱秘渠道。
然而,現(xiàn)實很快給了他當頭一棒。
甭管是黑手黨還是愛爾蘭幫,都是以血緣、鄉(xiāng)誼為紐帶,排外性極強,胡佛嘗試了多種身份偽裝,最多也只能接觸到一些外圍的小角色,根本無法進入能夠接觸核心機密的中高層。
直到命運的垂青降臨!
嗯,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命運的垂青!
……
羅根不知道有位歷史級狠人正在揪他的小辮子,他現(xiàn)在也有自己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