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炸裂,我不干凈了!(求追讀,求月票)
“代表著自由和開放的羅根勝訴!”
大眾最喜歡的橋段,用一己之力戰(zhàn)勝強大的組織,果然是發(fā)生了,讓人興奮、回味!
羅根朗朗上口、鏗鏘有力的宣講被媒體稱為“我有一個夢想”,在全美廣為傳播。
特別是一些少數(shù)族裔,哪怕是男性,將自己代入羅根口中的“另一半同胞”,幾乎毫無違和感。
他們同樣生活在這個國度,他們同樣備受歧視,他們同樣沒有人權(quán),沒有自由,美利堅的“人人生而平等”諾言也沒有在他們身上踐行。
或者說,他們根本不是“人”,起碼不會被美利堅人當(dāng)作“同胞”。
羅根愛爾蘭裔的身份不是秘密,所以少數(shù)族裔們認(rèn)為羅根看似在為女性張目,實質(zhì)上也是在為少數(shù)族裔張目。
至于羅根有沒有這個意思,嗯……
只能說樂子人從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埋鉤子的機會。
羅根也徹底紅了。
他要是選擇出道,大小也是個偶像了。
因為正義?不,因為臉!
跟蹤報道這場官司的記者,就沒有放過拍攝羅根的。
而且這貨還很心機地穿了淺色衣服,面對鏡頭時都保持著睜大眼、微笑,看起來很放松開朗,拍出來的效果自帶濾鏡。
其中又以太陽報刊登的照片最為典型。
羅根的照片,被他們拍得好像身披圣光;而同出法庭的愛德華牧師,在陰間濾鏡的加持下,臉色灰暗,耷拉著眼皮,好像一條毒蛇。
經(jīng)此一役,羅根也徹底坐實了“婦女之友”的名號。
廣大女性癡迷若狂,在全美各地自發(fā)舉行了勝利大游行——都舉著羅根的帥照和維密bra。
這次自發(fā)的游行規(guī)模空前,因為連十來歲的小女孩都踴躍參與。
嗯,這必定是因為她們覺醒了,而不是因為什么“追星”。
甚至連羅根在法庭上提到的衛(wèi)生棉,都因此爆紅。
衛(wèi)生棉商家借機光明正大地打起了廣告。
但他們并不全是高興,因為維密隨后也宣布,將生產(chǎn)出更加完善的衛(wèi)生巾,致力于幫助婦女同胞們“自尊、體面、解放地生活”。
以維密如今在女性中的地位,相當(dāng)于闖進了一條大鱷魚,能高興起來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