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了屬于是!
華盛頓已經(jīng)知道自家戰(zhàn)艦捅了大簍子,但面對英國氣勢洶洶的指責,尤其是將其執(zhí)法行為拔高到“違反國際法”的高度,也只能硬著頭皮頂回去。
白宮搬出新修訂的《海關法》相關條款,辯解稱“根據(jù)法規(guī),前往美利堅的船只不得在距離海岸十二海里內的海域卸貨,因此我方有權在該區(qū)域內對疑似違反此規(guī)定的船只進行檢查和扣押……”
“至于雙方軍艦發(fā)生交火,在未查明真相之前,我方不做討論?!?/p>
一個咬死“三海里”的國際慣例,一個堅持“十二海里”的國內法。雙方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大西洋上的火藥味變得更加濃烈了!
歐洲其他各國的心態(tài)就有點糾結了。
一方面,老牌霸主英國和新晉豪強美利堅都不是什么好貨,看盎格魯-撒克遜人狗咬狗,有種莫名的爽感!
但另一方面,兩個龐然大物的碰撞也很有可能將他們卷入其中。
特別是,戰(zhàn)后脆弱的經(jīng)濟恢復極度依賴跨大西洋貿易,一旦英美在大西洋開戰(zhàn),就算不直接卷入,大家的日子也沒法過了。
其他國家的人民需要考慮很多,而英美兩國的普通民眾要考慮地就簡單多了。
第59章我?guī)в⒁溲b賣酒
報紙上自家軍艦被炸得稀爛的照片,極大地刺激了民族情緒。
“我們的船在家門口被打成這樣了!還能忍?必須讓英國佬付出代價!”——美利堅民眾怒吼。
“皇家海軍百年榮耀豈容美利堅暴發(fā)戶踐踏?以血還血!”——英國民眾叫囂。
就在這民意沸騰的當口,羅根再次展現(xiàn)了其無與倫比的攪屎棍功力。
太陽報趁勢推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迷你版)3:北線戰(zhàn)役》小電影。
電影開頭承接第二部的結尾,英國退伍兵在拼刺訓練后邀請美軍“來一場真男人之間最火熾的碰撞!”
然后話鋒一轉,法國士兵問他:“雖然你拼刺厲害,但你不是炮兵嗎?”
英國佬笑嘻嘻道:“對啊,所以我說來一場‘最火熾的碰撞’,你就說大炮火不火吧?”
“你知道這樣會誤導美國佬的吧?!?/p>
“那就沒辦法了,誰讓美國佬頭腦簡單呢?”
后面就是美利堅人熟悉的劇情:當美軍準備上刺刀時,遭到了英國佬狠狠的炮擊霸凌!
這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英國佬在開炮時興高采烈地表示:“我們大不列顛早就想狠狠打這群美利堅不孝子的屁股了!”
此話讓其他國家的觀眾笑噴,讓美利堅的觀眾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