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官面面相覷,一個個像是無頭蒼蠅一樣,不知如何是好。
而桌案之上,奏折堆積如山。
眼見著外國使臣即將進京,這可怎么辦呀?
就在眾人愁眉不展之時,太監(jiān)尖細的聲音響起。
“太后娘娘到,皇后娘娘到?!?/p>
眾人回頭看去。
太后娘娘走在最前面,而宋鶴眠則緊隨其后,兩人身上穿著有品級的宮裝,目不斜視,一臉威嚴的走了進來。
在眾人震驚的注視下,太后娘娘和宋鶴眠兩個人走到了眾人的最前面。
太后威嚴的目光掃過眾人不怒自威,“仲卿不必如此驚訝,國不可一日無君,哀家當年也是幫先帝打理過江山的,怎么覺得哀家是一介婦孺不配?”
“真的不敢?!?/p>
文武百官被太后娘娘一句話便給震懾住,全部跪在了地上。
宋鶴眠在一旁站著不禁感慨,姜還是老的辣。
太后娘娘先發(fā)制人,一次性就把所有人都給震懾住了,即便這些人心有不滿,再想開口已經(jīng)落了下場。
接下來十分順利,太后娘娘臨朝親政,并沒有坐在龍椅上,而是拿了一把椅子坐在白管的前面。
她慢條斯理的拿過奏折一張一張的翻看。
宋鶴眠站在一旁自然也看得清楚。
好家伙,上面連著十幾張奏折都是參奏謝鐸的。
而還有十幾張奏折是參奏王家。
皇家罄竹難書,早就應(yīng)該有所決斷站立決或者是流放抄家。
但奈何謝鐸卻堅持,太后娘娘為了拖延時間,也只能點頭答應(yīng)。
時間在這一刻仿佛靜止了一樣氣氛冷靜。
文武百官看到太后拿起奏折一個個擦拭著額頭汗。
一朝天子一朝臣。
太后身旁的那些文武大臣自然高興的很,得意洋洋而站在謝無咎那邊的人一個個如坐針氈。
宋鶴眠在來之前早就已經(jīng)將這些大臣的信息看在眼里。
哎。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