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回他氣瘋了,下手沒輕沒重,一拳砸在她眼睛底下。
她怕丟人,不敢去鄰居家躲,也不敢跟人說。
她知道,一旦傳出去,別人只會說她“命不好”,而不會罵路建國一句。
在這個村子里,男人打老婆,不過是一件“家常事”。
左右都是個忍,家里待不住,她干脆跑到田里去拔草。
她拖著傷痛的身體,一步步走到自家的玉米地。
最后中了暑,倒在地里不省人事。
幸好鎮(zhèn)上的陳醫(yī)生路過看見,把她救了回來。
那之后,沈翠芬瞞著路建國,一分一毛地省。
還錢的時候,她特意選了個路建國不在家的日子。
當(dāng)初回娘家那會兒,事情辦得急匆匆的,更別說翻找那些舊紙片子了。
不過她心里覺得,都是一家人,錢也還了,提不提欠條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可現(xiàn)在形勢不一樣了。
路建國翻臉不認(rèn)人。
不但把她們娘仨趕出門,還想獨(dú)占家里所有的錢和糧。
這時候,這張紙反倒成了最有力的證據(jù)。
它不僅能證明沈翠芬曾經(jīng)欠過錢。
更能反襯出路建國的無賴嘴臉!
所以這東西,關(guān)鍵時刻能派上大用場。
“翠芬,你翻啥呢?”
宋喬英看著她把柜子翻得亂七八糟,心里直犯嘀咕。
“媽!找到了!”
沈翠芬突然眼睛一亮,抽出一張泛黃的紙片。
她抖了抖上面的灰塵,一把塞到了宋喬英手里。
這張紙若是論年頭,有五六年了。
當(dāng)時沈翠芬還特地叮囑自己,一定要把借條留好。
好在這些年一直壓在衣服底下,沒被水泡過,也沒被老鼠啃過。
再看上面的字跡,一筆一劃都寫著“路建國”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