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后,休沐便已經(jīng)開始了,眼看再過四五日就是除夕,能回家的學子早就收拾包袱走了個干凈。
剩下些路遠不便歸家的,也大多結(jié)伴去了湘江府城里湊熱鬧,打算趁著年節(jié)下松快松快,犒勞一下自己苦讀一年的辛苦。
人一少,連帶著書院里的食肆都顯得空落落的。掌勺的劉大叔樂得清閑,大手一揮,干脆勻了個靠角落的灶眼給狗娃,由得他自個兒折騰。
于是,狗娃便開始了他的“大廚”生涯。
每日里,他除了完成食肆那點有限的灑掃搬運活兒,其余心思全都撲在了那口小灶上。變著花樣地研究吃食,恨不得把在劉大叔那兒偷師學來的、還有自己瞎琢磨出來的所有本事,全都一股腦兒做給他三叔嘗嘗,力求做出一桌“完美”而又“飽含新意”的年夜飯。
今兒個是煨得爛爛的黃豆燜豬蹄,明兒個是撒了厚厚香豆粉的烙餅,后兒個又不知從哪弄來條鮮魚,熬了奶白奶白的魚湯……
王明遠簡直成了他的專屬試菜員。
每每看到狗娃端著一碗熱氣騰騰、賣相……嗯,偶爾還行,但大多時候只能說“實在”的新菜式,眼巴巴地送到他面前,王明遠就哭笑不得。
拒絕是肯定不能拒絕的,狗娃那一腔赤誠的心意,比啥都珍貴。
他只能硬著頭皮,在狗娃亮得嚇人的期待眼神注視下,把那些或咸了淡了、或火候過了、或搭配有點詭異的食物一口口吃下去,然后努力搜腸刮肚地找出點優(yōu)點來夸。
“嗯!香!這豬蹄燜得入味!就是下次黃豆提前泡下會更好,有點硌牙!”
“餅子烙得厚實,頂餓!就是稍微有點硬……嗯,中間稍微有點生!”
“魚湯……鮮!就是下次刺可以撈得再干凈點,還有就是不要和梨一起燉就更好了……”
王明遠一邊吃著有時候味道一言難盡的“愛心餐”,一邊心里暗嘆:這傻小子,真是實心眼兒到讓人心疼,就是不要再研究什么創(chuàng)新菜就行……
這日傍晚,天色暗得早,凜冽的北風刮過空蕩蕩的院落,發(fā)出嗚嗚的聲響。
狗娃終于在王明遠的強烈要求下,停止了研究“王氏狗娃創(chuàng)新菜”,開始回歸了正途。
這會正端來一個大陶罐,興沖沖地放在桌上,揭開蓋子——熱氣“呼”地一下冒出來,帶著一股熟悉的面片和臊子混合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