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記小吃店在一中附近存在三年,味道和口碑都深入人心,一時之間黃嫂那邊生意還不顯。夏曉蘭領(lǐng)著一群女生進(jìn)店,沖黃嫂眨眨眼,黃嫂心領(lǐng)會神假裝不認(rèn)識夏曉蘭。
“蓋澆飯是啥?”
“聞著挺香的,是牛肉味兒……才6毛錢一份兒?”
“曉蘭,你想吃啥味道的?”
七嘴八舌的點東西,黃嫂讓她們見識到了什么叫快餐。也就煮碗面的時間,蓋澆飯就能上桌。
倒扣在盤子上的米飯團(tuán),濃濃的湯汁,肉塊和配菜一起,聞著那味道感覺更餓了。開始還有人和夏曉蘭說話,過一會兒都在埋頭吃東西。
“蓋澆飯”挺好吃的啊。
張記小吃一直是縣一中門口的獨(dú)門生意。
直到元旦的時候,“黃嫂快餐”在街對面開業(yè)。幾掛鞭炮放過,張翠發(fā)現(xiàn)自家的店多了個競爭對手,一開始黃嫂帶人打掃店面,刮墻抹地的,張翠就有種不祥的預(yù)感。也就兩三天功夫,“黃嫂快餐”就開張營業(yè),速度之快讓張翠和夏長征措手不及。
兩口子晚上睡覺都在商量對策,夏紅霞察覺到兩人的低氣壓,白天干活兒時都老老實實不敢瞎跑。
黃嫂快餐開業(yè)兩天,張翠臉上的表情就比較輕松了。
賣的啥“蓋澆飯”,食客們不太買賬,一中的學(xué)生和路過的工人還是愿意來張記吃飯,黃嫂那邊生意實在很一般。
早上就賣面,中午是炒飯和蓋澆飯,品種太單一了。
不像張記,早點的品種就有很多樣,包子、饅頭、蒸餃、燒麥這些都是基礎(chǔ)的,胡辣湯也有,羊肉燴面也有,所以店里才需要請幾個人,多品種的工作量很大,東西都需要人工做出來。
辛苦是有成效的。
張記的東西不算特別好吃,但每一種味道都比較均衡。
不過早上的面條還好說,一到中午飯點,黃嫂就會把店里的鍋蓋子揭開,牛羊肉的味道很濃郁,吸引了一些人跑到她店里嘗鮮,算是搶走了張記一些客人。
張翠就讓夏紅霞留意對面的動靜,這天夏紅霞卻看見她最討厭的夏曉蘭,被一中一群女學(xué)生圍在中間,簇?fù)碇哌M(jìn)了對面的“黃嫂快餐”。
“伯娘,您看!”
夏紅霞努努嘴,一條街就十米寬,輕易就能看見黃嫂店里的情況。
夏曉蘭的臉就對著街面方向坐著,張翠可不就是看見了嗎?
張翠現(xiàn)在拿夏曉蘭沒辦法,孫校長的門路走不通,夏曉蘭又像一條滑不溜秋的泥鰍,總也抓不住她的把柄。張翠也想不明白從前百試百靈的手段咋忽然都沒用,反正她和夏長征倆人也沒商量出個結(jié)果來,耐著性子等夏子毓放假回來支招——想是這樣想,瞧見夏曉蘭那張臉,張翠咋就那么討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