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錯了嗎?
可就國勝這脾氣心性,硬生生把他推起來,不也是害了他么!
茅康山本來意氣風發(fā)的,認為寧彥凡不該排在他前面,這時候想一想,拋開建筑專業(yè)上的水平不說,在教育子女上寧彥凡倒是比他成功。
寧軟蛋教出來的兒女也很圓滑。
在世人眼中,像寧雪爸爸那樣當干部的,已經(jīng)是非常好的前程。
寧彥凡沒讓兒女們一定要學建筑。
茅康山想到自己的三子二女,加上早逝的大兒子,個個從事的工作都和建筑有關。
他沒想過讓兒女們學其他的,職業(yè)的家族延續(xù)性又不是建國后才有的,鐵匠的兒子學打鐵,農(nóng)民的兒子繼續(xù)種田,當官的兒子念書繼續(xù)當官……華國多年的傳統(tǒng)文化,就是如此。
“算了,你要走就走吧,以后走什么路都是你自己選的,我再也不管了?!?/p>
茅康山說了兩次“不管”,前后的情緒是不同的。剛才是激將茅國勝,現(xiàn)在頗有點心灰意冷的無奈。
茅國勝也愣住了。
茅康山罵人的時候多,示弱的時候少,這輩子恐怕就沒有幾次示弱,包括在兒女面前。
這幾天茅康山有多高興,茅國勝也看在眼里。
疲憊是疲憊,但茅康山特別有精神,要茅國勝描述,那精神頭倒像是沒有下放前。記得那時候,茅康山的嗓門永遠那么大,那時家里的房子很小,一到周末卻擠滿茅康山的學生,茅康山大著嗓門訓學生的聲音能傳遍整個家屬院。
茅國勝剛才鼓起的勇氣瞬間就慫了。
夏曉蘭其實沒看錯茅國勝,和他老婆鄭淑琴比起來,茅國勝也是沒出息,但他還有幾分廉恥心。夏曉蘭這些天的刺激,就是把茅國勝的廉恥心激發(fā)到了最大,他自己也是羞愧悔恨又迷茫。
夏曉蘭的“孝順”,讓茅國勝羞愧自己對父母的忽略。
他是沒那么大的本事,但讓父母每天吃白水煮面條,讓他媽腿腳不便還爬六樓,都是茅國勝默許的。
房子就不該換。
也不該由著老人那么節(jié)約。
他對父母的關心還不如一個外人,自然羞愧又悔恨。
迷茫則是對自己的未來。
他不甘心在省建院寂寂無名,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做。
先前以為自己是懷才不遇,到了鵬城才發(fā)現(xiàn)什么叫被人吊打。他被年紀輕輕的夏曉蘭吊打了,誠然他基礎知識比夏曉蘭強,但他沒有夏曉蘭那種讓人驚艷的本事,別說20歲時挑戰(zhàn)寧彥凡的設計,就算現(xiàn)在快40歲,把寧彥凡的設計擺在茅國勝面前,他也不敢動。
畏懼寧彥凡的名氣,也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