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yè)執(zhí)照辦下來,為了店能準時開張,夏曉蘭得把上次進來的貨在這兩天全賣光,好把本錢騰挪出來繼續(xù)進貨。要讓三間門面不那么空蕩蕩,怎么著也要有一萬多的貨。
那會是最后一批冬裝,天氣雖然還有兩三個月才會暖和,服裝行業(yè)是提前備貨,拿冬裝來說,春節(jié)就是分水嶺。過了春節(jié)別管天氣如何,再沒人敢大肆進貨。相反還要盡量處理掉存貨,一些剩下的款,也不講究賺不賺錢,只要賣出去,就算是賺的。
因為本錢在一開始就賺回來了,壓貨少,錢才不僅是賬面上的利潤。
春節(jié)前的這批貨一定要準備的充足,平時舍不得買衣服的,過年咬牙也要穿一身新的,特別是童裝!
夏曉蘭一直在遲疑要不要進點童裝回來,搞個一錘子買賣。
春節(jié)大人舍不得穿新衣服,家里的孩子呢?
可童裝和成人服裝不同,夏曉蘭敢進男裝,男裝的經(jīng)典款就那幾樣,拿起尺碼也沒有多少件,特別是現(xiàn)在的人普遍偏瘦,小碼到加大,足以適應(yīng)絕大數(shù)顧客的身材……小孩子穿的衣服就不同了,3歲小孩穿的,4歲勉強能穿。
給五、六歲的孩子穿肯定特別小,褲子短,袖子短,整個尺碼都不合適!
一歲就是一個碼。
元旦前進回來的衣服還剩兩千左右的貨,李鳳梅挺不好意思,她不如夏曉蘭會賣東西。
她不知道什么樣的顧客,適合什么樣的衣服,推薦給別人就不那么滿意。
夏曉蘭就眼光毒,腰粗的她不會給人推薦緊身,腿短的人也給推薦呢大衣,長度卻要在膝蓋上面10公分。個子矮有個子矮的穿法,毛衣扎進褲子里,配著高腰喇叭褲穿,很有視覺欺騙性。
夏曉蘭說穿衣和個子高矮無關(guān),和“身材比例”有關(guān)。
顏色也分冷暖,和人的膚色有關(guān)。有的女人皮膚并不黑,穿上綠色卻臉色發(fā)青,冷暖色不對!
李鳳梅如聽天書。
對夏曉蘭來說,這是比較基本的知識,后世買化妝品就要試色,哪些顏色適合自己,慢慢就摸索出來了……再笨的人,多去專柜試幾次口紅,也該心里有數(shù)。
但80年代的女人們完全沒有這個概念。
別說李鳳梅,就算商都市這些能花上百元買一件外套的女顧客們也不懂。
李鳳梅的審美還有待養(yǎng)成,夏曉蘭讓她不要著急:
“這也不是啥了不起的,都可以學?!?/p>
李鳳梅也不分開擺攤,仍舊和夏曉蘭呆在一起,夏曉蘭送走一個客人,就要給李鳳梅解釋,剛才為什么會推薦那一款衣服。
還有一些小的推銷技巧。
討顧客的喜歡當然要拍馬屁,但你要說的讓人相信,讓人心中歡喜掏錢買東西……眼下的錢特別值錢,真以為隨便說兩句好話,就能讓人花大錢么?
要說到顧客的心坎上,拍馬屁要撓到別人的癢點。
“剛才那女同志臉黑個子矮,虧曉蘭你能找到地方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