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她在鵬城有地產(chǎn)公司和成立了一個建筑師事務(wù)所的事沒什么好隱瞞的,天才不是無緣無故就有的,沒有金錢在背后支持,她哪有那么多實踐機會?
《domus》的記者就比較魔幻了。
離開hK后,建設(shè)中的特區(qū)讓他們不太適應(yīng),一切都亂糟糟的,又沒有特別美的建筑可拍。
但在鵬城,可有夏曉蘭不止一個“作品”在。
剛從瓊島回來的小尤,以夏曉蘭秘書的身份,向《domus》的記者提供了一個可供拍攝的建筑名單:
“這些,都是我們夏總的作品?!?/p>
南海酒店在鵬城。
霍沉舟請夏曉蘭設(shè)計的寫字樓在鵬城。
琤榮廣場在鵬城。
金沙池也是夏曉蘭自己搞的。
哈,恭喜《domus》的記者,他們著落在了一個素材最豐富的地方,夏曉蘭在紐約法庭上派發(fā)的作品集,里面大部分作品都能在鵬城找到實景。
要上《domus》專訪的建筑師,沒有足夠多的作品打底怎么行?
拍吧,隨便拍。
給夏曉蘭當(dāng)了幾個月秘書,尤麗從來沒有放棄過自我充實,已經(jīng)能用英文進行日常對話了,她把《domus》的記者和AIA的人安排的妥妥帖帖……呵,聽說還有日本《A+U》雜志的人要來,尤麗表示無所謂,來就來吧,日本人她照樣能接待!
跟著葛劍去瓊島考察了一圈,尤麗又干練了幾分,膽子更大了!
夏曉蘭把瑣事交給別人處理,自己把茅康山和宋大娘送回家。
上了年紀的人,出國跑了一圈,長途飛機累人,她能堅持,二老卻需要休息。
不過去這一趟不虧,親眼看見夏曉蘭贏了官司,茅康山又和老朋友見面,還游玩了紐約,宋大娘這幾天的經(jīng)歷,在1987年又有多少老太太能辦到?
出國的事,茅康山和宋大娘都沒和兒女商議,還是出了國那些人才知道。
像茅國勝,就在羊城上班,能聽不到風(fēng)聲?
聽說他老婆鄭淑琴知道了,在家里又哭又鬧,嚷嚷著胸口痛——典型羨慕死了公婆能去美國,她卻不能去,有便宜占不到,對有些人來說就是挖心挖肉的痛。
夏曉蘭哪里會在意這些人的想法。
這些人對她來說,是懶得耗費心思的存在,每天那么忙,精力就那么多,小事小細節(jié)都要在意,要做到人人都滿意她、喜歡她,豈不是累也累死了。
獨自坐在車上時,夏曉蘭從包里拿出一個盒子。
這是她在美國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