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三層小樓,正在緊張的施工中。
樓下是展示用的店面,要的是低調(diào)的奢華。
樓上兩層,最頂樓是季雅獨享的空間,她會在這里會客,在這里推廣自己的作品。
二樓則是工作間,季雅工作室的助手們,全在二樓辦公,是一個開放的設(shè)計空間。
這里不會生產(chǎn),最多是打樣。
季雅本來也沒打算用低廉的售價大肆侵占市場,她要把自己和國內(nèi)的女裝區(qū)分開。國內(nèi)的女裝,只是為了滿足女性最基本的御寒蔽體要求,談不上“時尚”。
時尚是原創(chuàng)。
時尚是靈感在一瞬間迸發(fā),恰好被設(shè)計師捕捉到。
“衣服是有靈魂的,它不應該千篇一律,任何設(shè)計被大量生產(chǎn),它的靈性就沒有了。”
季雅說著,甄文秀就點頭。
季雅的工作室還沒徹底裝修好,甄文秀已經(jīng)感覺到這里的高檔,不是因為裝修,而是正在給她量尺寸的,是一個外國女人。
外國人在華國,被稱為“外賓”。
在80年代,或者再往后30年,一些華國人就像沒有脊梁骨一樣,瞧見外國人,就自認為矮對方一等。
而如今,甄文秀在被季雅的美國助手“服務”,那種精神上的滿足感,勝過環(huán)境!這都不是高檔,還有什么是高檔?
季雅將工作室搬回華國,就算工資不變,也沒有幾個人愿意來華國工作,季雅采用加薪的方式,總算叫來了另一個設(shè)計師和正在給甄文秀量身材尺寸的助理。
甄文秀笑的嘴都合不攏,得意都寫在臉上,季雅同樣很滿意。她加薪都要叫兩個美國員工過來,就是要有這樣的效果,外國的月亮就是比華國圓,有了這兩人,別人才會覺得她的工作室有實力。
國內(nèi)推崇外國人,季雅就要利用這種心理。
“文秀,你上次去服裝店買的衣服,以后不要穿了,不符合你的氣質(zhì),我會專門為你設(shè)計幾件衣服。”
季雅需要人給她打廣告。
她的工作室,不能像夏曉蘭開的店那樣發(fā)傳單,太低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