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不僅會體現(xiàn)在薪酬上,還代表著人脈。
齊蔚知道自己眼下只能認識語言學校的同學,能認識唐人街的中餐館老板,這些人誰都沒辦法幫助她往上跳。
夏曉蘭失笑,“齊蔚,看來你打聽的很清楚,這樣吧,你先告訴我是哪個行業(yè)領域的工作機會,我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辦到,咱們再說其他行不行。你現(xiàn)在念的是108級班,很快就能申請大學了,想過要申請什么大學嗎?”
109級可以申請社區(qū)大學。
但夏曉蘭覺得齊蔚野心不小,應該不滿意社區(qū)大學。
“我想念法學院,我知道自己申請不到有名的法學院,但美國的法學院這么多,總有適合我的,所以我想要和這方面相關的工作!”
法學院?
那不就是律師事務所咯。
夏曉蘭大概心中有數(shù),這不僅是想去律所見識一下,大概還想試一試能不能拿到入學推薦信之類的……這是齊蔚的規(guī)劃,沒啥好鄙視的。
“2個月的試用期,我要看到周怡在學校通過106級的測試,除了作弊,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刺激她,只要能讓她通過106級測試,我就能滿足你的期望?!?/p>
兩個月,讓周怡通過106級?
齊蔚覺得比她自己通過111級的測試還難。
但像這種,只要她付出時間和精力就能獲得“回報”的機會,錯過一個夏曉蘭,齊蔚也不知道能去哪里找。
去中餐館后廚切菜都要付出時間精力,除了得到一點被老板剝削壓榨后的微薄報酬,真的很浪費生命。齊蔚都已經24歲了,不想這樣浪費時間,她到了美國還想干記者的,后來發(fā)現(xiàn)在美國律師的工作比記者好,同樣是咬文嚼字,她就改了志向想念法學院。
法學院的學費貴。
而且她是一個華國女學生,懵懵懂懂的能闖入別人的圈子嗎?
不能死腦筋一心悶頭學習,等著申請。
她需要更多的積蓄交學費,也需要認識一點法律從業(yè)人員。
齊蔚只考慮了短短的幾秒鐘就重重點頭:
“行,我按你說的做,希望你也能說到做到!”
夏曉蘭伸手,“齊蔚同學,等咱倆認識時間長一點,你就知道我這人一向說話算話,信守承諾是美德,人在異鄉(xiāng),幫助同胞也是美德?!?/p>
溫家不也挺照顧她嗎?
還有溫曼妮無償幫助于奶奶。
夏曉蘭不介意幫助在紐約的留學生,像齊蔚這樣,不把別人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愿意付出行動換取夏曉蘭幫助的,她還是樂意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