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扯謊,真的有人來接她,是茅康山的一位舊友,茅康山早早聯(lián)系好對方,畢竟夏曉蘭孤身一人前往美國,希望有人能照應(yīng)下對方。
考慮到茅康山的年紀(jì),他的舊友年紀(jì)自然不小,來接夏曉蘭的是對方的女兒,一個四十多歲的華裔女性。
“夏曉蘭?”
“您是溫阿姨吧,我是夏曉蘭。”
溫阿姨不太喜歡這個稱呼,“我就是溫曼妮,你也可以叫我connie。”
溫曼妮的做派很美式,更喜歡夏曉蘭叫她的名字,而不是要加一個“阿姨”稱號。
女人都不想被叫老,夏曉蘭從善如流改了口。
“connie,謝謝你來接我?!?/p>
溫曼妮是一名律師,父母至今還居住在伊薩卡,她自己則在紐約上班。來接夏曉蘭是她父親的要求,但沒想到夏曉蘭一行是5個人,溫曼妮的車是五座,不能把所有人都載走,她不由皺眉:
“他們也要去伊薩卡嗎?美國的交通法規(guī)是很嚴(yán)的……”
“不,connie,他們不是去康奈爾大學(xué)?!?/p>
溫曼妮馬上把夏曉蘭的行李塞進了后備箱,一關(guān)車門車子就絕塵而去。
夏曉蘭只來得及沖同伴們揮揮手,連人帶車都不見了。
雷厲風(fēng)行,也叫韓瑾等人措手不及。
韓瑾也沒料到,夏曉蘭在美國人頭這么熟,飛機剛落地就有人來接走。
看另外兩個學(xué)生面有異色,韓瑾笑道:“和夏同學(xué)無關(guān),美國這邊的人就挺冷漠,不過我們稍微等一下,會有熟人來接我,等見到熟人,我看看他是否方便送你倆到目的地,再不濟也要打聽清楚怎么坐車?!?/p>
兩人紛紛向韓瑾道謝。
能出來的英語都不錯,但真正要和外國人對話,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國,他們還是有點發(fā)憷。
過了一會兒,真有車來接韓瑾,韓瑾說是她家里認(rèn)識的人,對方和溫曼妮不同,對韓瑾有問必答,十分熱情的把兩個男生送到了目的地。
最后才將韓瑾和陳慶送到學(xué)校,跑前跑后幫忙辦手續(xù)。
臨走之前,交給韓瑾一個信封:
“這是你爸爸托我給你的,你在學(xué)校要是有什么難處,都能告訴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