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州城內(nèi)。
佘賽花憂心忡忡,她將八王爺趙德芳和寇天官寇準請入元帥帳中計議道:“二位大人,聽探子來報,那遼國蕭太后欲御駕親征,又增撥了五萬兵馬,不日就將到達雄州,我軍形勢岌岌可危,那云州方向楊宗寶和柴郡主目前又尚不知去向,二位可有良策?”
八王爺趙德芳道:“為今之計,只有奏請皇上再增派兵馬良將方可?!?/p>
寇準寇天官道:“只是兵馬易派,良將難覓??!佘元帥,以你之意應派何人為好呢?”
佘太君思忖良久,方道:“寇大人所慮極是。目前朝中大將只有呼延將軍最為合適,但呼延將軍現(xiàn)駐守京畿要地,責任重大,皇上必不肯調(diào)他前來?!?/p>
八王爺著急地道:“那,那不是沒人可派了嗎?”
寇準手捋長須微微一笑道:“王爺不必過慮,以下官看來,佘元帥應該已有人選了,對吧?”
佘賽花道:“老身雖有一人,但皇上能否應允可就要看二位大人的努力了。”
八王爺忙問道:“是誰?你快說呀。”
佘賽花看著寇準微微一笑道:“寇大人神機妙算,應知此人是誰啰?”
寇準笑道:“咱們各自在手心里寫上一個人名,看看是否一致,如何?”
八王爺拍手笑道:“好,這個主意好!”
于是佘賽花命手下取來筆墨,她和寇準各自在手心上寫下一個人名,二人走到八王爺跟前把手攤開一看,三人頓時大笑。
原來他二人寫的果然是同一個人!
“嗯!英雄所見略同,英雄所見略同啊!哈哈哈……”八賢王大笑道,“此人果然足可勝任!只是這岳勝岳將軍乃六郎楊延昭的部下,當日皇上怕他造反才把他調(diào)任至青州,現(xiàn)下又要將其召回,一怕皇上不肯,二也怕這岳將軍會找借口推脫呀?!?/p>
佘太君道:“千歲爺,以老身所見,岳將軍乃忠肝義膽之人,眼下國難當頭,只要圣上能夠放下成見,誠心征召,他定然不會拒絕的?!?/p>
寇準道:“佘元帥所言極是。八王爺,看來此事還得勞煩您的大駕去親自跑一趟了?!?/p>
佘太君也道:“有八賢王擔保,圣上應該不會反對。再說眼下形勢逼人,那遼國舉傾國之力南來,又有遼太后御駕親征,我大宋國若應對不力,只怕會有覆國之危??!”
三人計議已定,八王爺趙德芳遂立即起程返京。
臨行前,佘賽花又請他帶去一封家書,書中囑咐七娘杜月娥把宗英宗勉交與楊洪看管,并務必征得皇上同意,盡快趕往應州搬請救兵以解云州之圍。
次日一早,八賢王辭別了佘元帥與寇天官等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不辭辛苦來到京城。
他把那前線戰(zhàn)況跟真宗皇帝備細說了一番,真宗得知遼后親自出馬南征,便也著急起來,問他該如何應對。
八賢王遂按照寇準事先托付的話,指定說必須呼延將軍出馬方可。
真宗猶豫不定,又問還有何人可以勝任,八賢王這才說出了岳勝岳將軍的名字。
真宗皇帝道:“這岳勝乃是昔日楊六郎手下第一猛將,就算他可以勝任,誰又能擔保他不會因為六郎之死反戈朝廷呢?”
八王爺趙德芳遂以身家性命擔保,愿當面立下軍令狀。
真宗皇帝見他極力舉薦,加之又著實沒有合適人選,遂下旨命岳勝為驃騎大將軍,率青州兵馬五萬即日趕赴遂州。
趙王爺又奏請道:“那云州守軍不足六萬,遼軍卻有十萬,此次楊宗寶救母脫險,雖殺了遼軍副元帥韓延輝,卻與郡主母子二人不知所蹤。聽說遼后已命平西王蕭天佐接手云州軍務,不日即將抵達云州,云州城危在旦夕呀!”
真宗皇帝擔憂道:“卿意以為如何?”
趙王爺?shù)溃骸百芴研迺环?,令七娘杜月娥趕往應州府搬請救兵,若應州潘龍潘虎愿意發(fā)兵相救,定可解云州之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