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順村人面面相覷:“對比之前戰(zhàn)亂,6兩銀子堪堪一車糧食,現在這個價格簡直是太便宜了!
說是這么說,楊老三一袋不落地清點著這幾車,確保數量對得上,跟村長點了點頭。
“勞駕您幫忙送到咱們住所,咱們村子一下子沒法騰出那么多空車來!”
掌柜的一聽,還得再派人幫送貨,生意還用不用做!趕緊屋子里出來指點:
“趕緊用拉糧的大馬車,擠一擠成五輛給送過去,這幾人早點回來,愣神什么呢?趕緊搬啊,銀錢還是得按照九車算?!?/p>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知道數對得上,崔村長生怕掌柜的反悔,抬起頭,從懷里掏出銀兩結賬,賬房伸手接過銀子,熟練地清點著。
同時小二們跟著平順村居民,趕緊又把糧食給搬過去。
“銀錢也都對得上,銀貨兩訖了,咱們糧好,用得好您再常來買啊。”
“哎!定會再來,店家生意興隆?!?/p>
平順村眾人一心都是帶著糧食家去,若非大伙兒扛不了太多,都想再多拿一些。
小二們見終于干完活了,除卻幫運糧的,都在道別:“客官請慢走!”
掌柜強撐笑容送行,內心卻是在滴血:“可千萬別再來了!”
車輪滾滾,碾過青石板路,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馬車穿過熱鬧的集市,兩旁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
“都讓開些,送貨了!”
糧鋪的車夫揮動著鞭子,吆喝著讓開道,人群卻仿佛被這熱鬧吸引,紛紛跟著馬車前行。
陽光灑在古色古香的店鋪招牌上,街邊的一家臨街客棧三樓窗外站著一位身著長衫的文人,還有一個裹得嚴嚴實實,粉雕玉琢的小公子。
只見文人他手持一把折扇,微微搖晃,眼神中透著幾分閑適與從容。
他看著馬車緩緩駛過,滿載糧食的車旁,農人喜不自勝。
他嘴角微微上揚,輕聲吟道:“車輪滾滾過長街,石板路上印轍深。古街繁華今猶在,歲月悠悠話古今?!?/p>
小公子輕輕咳嗽,面露病容,卻無心欣賞這熱鬧景色,眼底焦慮不安:“也不知姐姐如何了,都怪我身子骨太弱,若是能快馬加鞭,定能盡快趕回去?!?/p>
這文人正是定北侯府的門客,而這小公子就是那定北侯的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