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姐兒看著崔七七小藤筐里沒什么木耳,也沒指望她能弄多少。
夸張地稱贊:“我們七七真是太能干了,幫咱弄了這么多呀~”
崔七七仰著小腦瓜:“那可不!”
溫姐兒、崔大嬸、她娘成天夸她,她可從不謙虛。
三人滿載而歸,回到家里把木耳倒進大菜筐。
提著木桶跟另一個菜筐,就去村口大井里打水,將采集到的木耳,倒入木桶中,加清水中浸沒,用水向下壓,確保全部浸濕。
“七七,幫忙把木耳上的臟東西搓出來,動作輕些啊。”溫姐兒看見崔七七急沖沖地撲過去玩,囑咐道。
“知道的,大姐~”
用手輕輕搓洗,去除木耳扇面上,藏在表面和褶皺的碎葉片跟泥沙雜質(zhì)。
她們將清洗干凈的木耳,順手放入干凈菜筐中,讓水分透過漏干。
端著木筐回家,將瀝干的木耳攤開放在竹斗箕上晾曬。
崔七七在院中晃個幾圈,選擇一個干燥通風(fēng)的地方:“爹爹,咱把架子放這兒!能曬到太陽,干得快?!?/p>
崔承豐跟他大哥一齊端著井字的晾架到崔七七指定的地方。
一個個斗箕放在晾架上,家里眾人時不時就去翻動木耳,保證其晾曬均勻。
每天晚上都收回木耳,避免吸濕。
秋天晾曬的好處,就是不用擔(dān)心會突然下雨,整個隴西的空氣,都是清涼干燥的。
曬了個十來天,崔七七上手去觸碰,木耳完全干燥,沒有濕氣,她用手輕輕一捏壓木耳,質(zhì)地干脆,能直接壓碎:“大姐兒,木耳完全干透了,一搓就碎了?!?/p>
崔大嬸就拿個布麻袋子,把完全晾干的木耳裝起來,放在干燥的大缸子里蓋上蓋儲存,保持干燥,防潮也防止蟲咬。
等趕大集的時候,就一同拿去鎮(zhèn)上換銀子。
“溫姐兒,待會兒跟你爹,一同坐上牛車去鎮(zhèn)上賣木耳?!?/p>
溫姐兒已及笄,崔老太同意讓她去歷練下她的膽子。
“你呢就獨自一人去繡鋪賣最近編的絡(luò)子,繡的帕子。順便挑上一、兩匹花色不錯的布,給弄兩身像樣衣裳?!?/p>
崔七七跟其他幾個小娃娃都吵著要去。
“我也要去?!?/p>
“我要跟著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