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太后突然虔誠的伺奉起三清來,不僅自請跟著國師修煉,還拿出不少體己,讓皇帝撫恤親征陣亡的將士。
孫家跟著捐了不少錢,皇帝更是打開私庫,拿出全部的錢財交給兵部撫恤將士。
大明民心回籠,軍心振奮,新帝再朝北方增加兵力,加大對瓦剌等北胡的防御時,全國上下都無異議。
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并取代曹鼐進入內(nèi)閣,成為內(nèi)閣大學(xué)士之一。
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會,除了提議向北方增加兵力,加強防務(wù)外,他還建議招安鄧茂七。
剿滅鄧茂七等叛軍是先帝堅持要做的事,朱祁鈺并不太想推翻兄長的政治意見,何況,朝中亦有很多大臣堅持維護先帝的建議。
很奇怪,先帝在時,這些跳出來要堅持剿滅的人,當(dāng)時分明是勸說皇兄招安鄧茂七的。
怎么換了一個皇帝,他們的想法也變了?
朱祁鈺雖不想推翻皇兄的舉措,但心里知道,福建的仗再打下去對大明來說是弊大于利,于是傾向于于謙。
只是,麻煩的一直不是招安,而是招安之后。
朝中吵了兩次,內(nèi)閣私下也在皇帝面前討論過三次,卻都拿不定主意來。
孫太后一放松對曹鼐等隨駕之臣的追究,還主動拿出錢財撫恤將士之后,朱祁鈺立即以各種理由將曹鼐等人召回,只是封些小官職,卻總是把他們拉到宮里來議事。
孫太后睜只眼閉只眼只當(dāng)不知,會昌伯孫繼宗自然跟從,緊閉門戶,自己也稱病不朝,躲在家里,不摻和政事。
朝中反對招安的聲音便變小了。
反對的聲音一少,便特別突出了一些人。
朱祁鈺這才發(fā)現(xiàn),反對最激烈的人背后竟是宗室。
他很不解,私下問于謙:“他們?yōu)楹稳绱朔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