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匠道:“一年。”
潘筠道:“木料,還有兩艘有折損的船,兩個月內(nèi)都會運到這里來,我要你半年內(nèi)造出來。”
老工匠皺眉:“造船是細(xì)致活,急不得的?!?/p>
潘筠袖子里掏出兩塊金錠放在桌上,和那錠排在一起,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光芒,胖乎乎的,好象會攝人心魄。
潘筠道:“我知道,你們可以辦到的,圖紙,甚至更多的技術(shù)文本,我都可以給到你們,你們有不懂的技術(shù),也可以問我,我能給你們找來的,都會給你們找,加之充足的木料?!?/p>
青年們盯著桌上的金子,呼吸急促起來,湊上來低聲催促:“老叔!”
老工匠瞪了他們一眼,抬頭看向潘筠,問道:“民間造的都是小船,象這樣出海的大船都是找官營船廠造的,你找我們,就不怕我們卷了錢物跑了?”
潘筠搖頭:“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就算你們把整個村子都搬走,貧道也能找到你們。”
她身后的妙真冷冷地道:“別說大明境內(nèi),你們就算逃到倭國,我們也能找到你們?!?/p>
被威脅了,老工匠不覺得生氣,反倒更精神和興奮了,他來回掃視潘筠,再次問道:“幾位貴人這么利害,為何不去找官營船廠,而來找我們這樣的人?”
潘筠道:“因為貧道不喜以勢壓人,更不喜以權(quán)謀私?!?/p>
身為國師,插隊給王璁造條船,或是維修兩條壞船,于她來說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甚至都不必她親自出面,她只要再去工部時漏個口風(fēng),多的是人幫她出面搞定。
可那就沒意思了,那不是她想要的世界。
她更想要的是,權(quán)勢能被抑制,而匠人可以更流通,技術(shù)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老工匠若有所思,按著桌上的圖紙道:“老漢就是個農(nóng)民,種了一輩子的地都沒種明白,也不知道官營船廠現(xiàn)在能造出多大、多厲害的船來,但我是見過水師衙門的戰(zhàn)船的,您給我的圖紙,吃水量好象比戰(zhàn)船還要大,這圖紙,上面的數(shù)據(jù),比您給出的這三錠金子還貴重,您為什么”
潘筠截斷他的話:“這圖紙可以送給你們?!?/p>
老工匠微頓,還是堅持問道:“您為什么?”
潘筠:“我希望你們將來能造出更多,更好,更厲害的船來,這圖紙在貧道手上就是一堆廢紙,但在您的手上,它則能成為一條船。”